12月17日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
EPC总承包建设的
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
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
全容量并网发电
徐闻增容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湛江地区首个平价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布置25台1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8.99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72.33万吨,对促进粤西地区经济增长步入低碳技术创新驱动时代,推动广东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坚实稳固!
抗强风风机基础及升压站设计
项目所在徐闻海域,具有强台风高发、雷暴频率高、高温高盐雾、海流冲刷严重的特点,对项目设计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合考虑项目所处海域的极端环境,以及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高效性等因素,广东院对风机基础型式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全部采用单桩基础方案。25台平均桩重约1605吨的单桩基础,如“定海神针”般稳稳安插海中。
广东院对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进行优化设计,工艺方案、空间利用和设备布置更加合理。针对该海域高温、高盐雾、高腐蚀的特点,设计微正压送风及降温环保控制系统,有效保障海上升压站稳定可靠运行,人员检修和临时休憩更为人性化。
徐闻海域地质水文条件独特,加上强台风频发,桩基周围海域局部冲刷严重,可能对风机和海缆安全造成威胁。广东院结合多年来对海床冲刷的研究成果,采用分层分级配碎石网兜网格化精准抛填的防护方案应用于项目防冲治理,有效应对该海域强冲刷难题。
高质高效!
为海上连续作业加足马力
受天气和海况影响,徐闻海域全年可施工的窗口期仅有100多天。如何高效利用好这极其有限的窗口期,是项目采购和施工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项目准备阶段,广东院便对风机基础和塔筒设备制造等关键环节展开充分策划,积极协调多个设备生产基地同时排产,并派专人驻场催交,确保所有设备提前供货。
设备出厂前,广东院便锁定了单桩、套笼、塔筒、海上升压站基础及上部组块运输船,出厂、装船、发运、到场等各环节安排专人实时跟踪,确保设备按计划到场,为海上施工作业连续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对各作业面施工工艺进行全面优化,确保海上作业高效高质推进。
↑ 运用项目团队的地勘成果和研发的“送桩器”,项目单桩垂直度误差远低于行业标准
↑ 12兆瓦风机是目前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中最大的风机设备之一,轮毂吊装高度达151米
↑ 项目团队精心策划,在2小时窗口期内精准、高效完成海上“巨无霸”安装
“我们抓住5-9月宝贵的施工窗口期,全力组织协调,在高峰期同步推进沉桩、基础防冲刷、风机吊装、海缆敷设等11个作业面,在冬季季风来临前完成了全部海上工程建设作业,为后续海缆送电、风机调试争取了充足时间。”广东院项目经理饶艳伟表示。
运筹帷幄!
海上风电智慧安全管理全局把控
海上情况瞬息万变,为了实时掌握工程建设的动态进展,广东院对海上风电项目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全面统筹设备建造、海上施工进度监控、台风预警等工作。
海上升压站进度可视化:新增3D模型,可直观、实时监控海上升压站的建造、吊装进程。
采购监造催交一张图:将设备供应商点位、设备生产进度及运输信息输入系统,形成采购监造催交一张图,可对单桩、塔筒、风机等关键设备的制造进展及发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智慧安全管控中心+防台大数据中心:对船机管理等分项板块进行优化,开发了海上天气、隐患排查统计、隐患随手拍、人员统计功能。同时,通过完善气象、台风、船舶AIS等数据信息,实现了防台监控“智能化”。
船机管理+人员统计:利用船机管理及人员统计模块,可实时监控风场内船舶的AIS信息,通过出海人员登船打卡,对各作业面的登船人员进行实时统计及监管,既合理协调多船机海上交叉作业,又可对出海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
↑ 2024年9月,徐闻增容项目经受住了17级超强台风“摩羯”正面袭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