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何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郑州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双碳工作稳步推进,持续释放绿色动能,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其中,已建成地热供暖面积1176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这标志着郑州市已率先建成千万平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对全省乃至全国地热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有力的地热能发展政策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清洁能源地热能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地热能发展的政策,对地热能的发展给予顶层设计和财税支持。《郑州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扩大地热能在住宅、医院、学校、公共建筑等区域供暖应用,积极建设郑州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关于可再生能源供热建设项目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资金支持的意见》提出,对于地热供暖服务项目,给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5元/平方米的补助。此外,郑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华能河南分公司、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郑州2000万平方米地热供暖项目。
先进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
郑州市在地热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国创新研发出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和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技术,摆脱了开发地热资源对地下水的依赖,使地热能可以在医院、学校、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等场景应用实施。技术的进步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从“水热型”向“干热型”转变,从“取热”向“储热”拓展,从服务居民住宅向服务公建商业、工业项目转变,市场从河南走向全国,形成了“清洁地热、河南技术、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新格局。
典型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
2024年,郑州惠济区和昌林与城地热能供暖项目作为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华能、万江新能三方签约的具体实践,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供暖效果,并接连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和央视财经频道《创新担当访名企》栏目关注报道。
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万江零碳能源港,以“向天要电、向地要热、凭空取热、岩土储能”为设计理念,搭建以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高效热泵、智能光储等技术耦合的综合供热能源港,树立了大规模综合能源运用新标杆。
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期间,零碳能源港吸引了国际地热协会主席带领全球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科考参观。园区内共规划建设23座能源港,可满足2045万平方米建筑供暖需求。
郑州航空港区也正积极推动地热能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已成为郑州市地热能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
如今,郑州市在地热能产业开发利用方面有良好的政策、先进的技术、典范的项目,卓越的团队,未来,地热能将在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等公建建筑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打造零碳建筑,促进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助推郑州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厚植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