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执笔绘新程
步履铿锵势如虹
以奋进之姿实干争先
用匠心之韵力筑精品
贵阳院向“新”聚力
承建的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
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十标段)EPC总承包项目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从江县归树山风电场EPC总承包项目
完成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以新质生产力为绿色转型增添动能
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
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十标段)EPC总承包项目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组光伏阵列成功并网,贵阳院承建的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干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十标段)EPC总承包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作为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将为“西电东送”工程输送绿电。项目位于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贵阳院承担的十标段直流侧总容量为200兆瓦,容配比约为1.2,全部采用固定支架安装,光伏系统共安装715Wp/720Wp单晶硅双面双玻太阳能组件共278564块,全站共分成50个光伏发电单元,共配置50台华式箱式变压器,新建8回集电线路,采用地埋与桥架结合型式,箱变高压侧经并联后敷设至新建升压站35kV开关柜。
项目首、末批100兆瓦分别于2024年10月、11月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利用灵武市煤矿采空区、沉陷区等土地资源,将集电线路采用地埋与桥架结合“S型敷设”,有效消除地质沉陷引发的电缆断裂等安全隐患。面临风沙肆虐、冬季严寒等不利因素,项目部精心组织,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安全,挂图作战,明确施工里程碑节点目标,细化分解各节点任务,充分发挥贵阳院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履约经验,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通过 “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治沙改土”的模式,充分拓展了“光伏+”应用场景,积极探索“光伏治沙”的创新模式,在充分利用光伏板发电的同时,安装的柱桩、桩基增大了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沙层的稳定性,使光伏板下自然长出适合戈壁环境的植物,有利于逐步恢复戈壁生态,达到固结沙土的良好效果。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提供绿电约31664.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1万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
从江县归树山风电场项目
完成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近日,贵阳院承担EPC总承包的从江县归树山风电场项目实现升压站反送电成功,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并网,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发电阶段。
项目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贯洞镇、洛香镇、庆云镇,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20台单机容量为5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191米,轮毂高度10台110米、10台120米。
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发扬贵阳院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通过精细化方案降低项目成本,助力项目顺利推进。充分发挥贵阳院技术优势,以设计优化为突破口,针对项目所在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梁板式风机基础,充分利用梁板式风机基础受力性能好、适应性强、施工便捷和抗倾覆能力强的优点,纵横梁结构能够有效分散荷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遵循“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原则,通过多方协调、严守生态红线,高效推进,完成风机位永久用地的协调;发挥贵阳院专业实力优化基础设计,克服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等难题;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施工过程管控、细化防范措施,通过高效管理,优化作业流程,全力推进项目后续建设,彰显了贵阳院“技术为核、服务为本”的硬核实力。
项目竣工投产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815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9 万吨,在推动地方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