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随着青海公司30万千瓦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境内,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电工程48台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按序成功并入110千伏升压站,经系统受电调试后正式投产发电。
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3万吨。项目深度融合“沙戈荒”治理与新能源开发,其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超高海拔多能互补领域实现创新发展,为加快推动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全力服务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2025年4月30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30万千瓦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吊装完成。该项目采用大容量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达6.25兆瓦,是青海省目前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工程。
2024年10月23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风机机组正在进行吊装。面对大型吊装作业,该公司协同参建施工团队克服高原复杂地形、极端气候挑战,创新应用智慧化施工管理平台,通过三工作面平行吊装,实现单台机组吊装比传统效率跃升,现场严格执行三级安全管控体系,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双达标”。
2025年4月30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30万千瓦风电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后,该公司生产人员紧盯负荷曲线,智能管控数据平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5月23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7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初期现场。该光伏项目组件基础施工采用微型灌注技术,能够实现精准打孔,为后续灌注作业筑牢根基。此工艺打孔位置与深度能够做到精确无误,有效促进灌注材料稳固填充,显著增强组件基础在戈壁荒漠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有效提升光伏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可靠性。
2024年10月23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7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中。在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从材料选用到施工工艺,均严格遵循规范,确保质量上乘。同时,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科学安排工期,有效保障项目进度。
2025年4月13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珺晟光伏电站生产准备人员对3号主变GIS设备进行并网前检查。在3号主变即将并网的关键时刻,生产准备团队正开展最后一次全面巡检,确保局部放电监测无异常。
2025年4月13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运维人员赴风机厂家进行生产运维培训。为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该公司组织全体运维人员分批次赴设备厂家开展专项运维技术培训。培训针对风机结构原理、日常巡检要点、故障诊断方法及应急处理流程等内容紧密安排。
2025年4月15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珺晟光伏电站航拍图。截至4月30日,珺晟电站光伏实现安全生产118天。累计发电1.5亿千瓦时,为区域电力能源供应作出积极贡献。
2025年4月16日,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航拍图。截至4月30日,该项目部分线路已成功实现投产运行,项目总装机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时,包含集中式和高压直挂式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磷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全钒液流、超级电容、磁悬浮真空飞轮储能等8种储能类型,为目前国内储能类型最多、涵盖主流电化学储能类型最全的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