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贵州省黎平县九潮定八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带电成功。
该项目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项目建设面临极端复杂的工程条件,所在区域山势陡峭、地形破碎,施工难度堪称国内山地光伏项目前列。
为破解地形困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固定支架+两索柔性支架+三索柔性支架”组合技术体系,通过多类型支架结构互补,实现光伏组件与山地地形的精准适配;针对岩层桩基施工难题,研发应用“履带式潜孔钻机+小蜜蜂人工打孔”复合工艺,累计完成44520个桩基打孔作业;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创新采用“无人机+爬山虎运输系统”立体送料方案,确保施工效率与浇筑质量双提升。
面对紧张工期,项目建设团队构建“多区推进、多点协同”施工管理模式,统筹28个光伏方阵同步作业,完成217532块光伏组件安装。通过全过程精细化管控,项目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工程质量验收全部达标,获得建设单位高度认可。
该电站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2175万千瓦时,将有效缓解黔东南地区用电压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项目通过水光互补、农光融合模式,充分释放当地太阳能资源潜力,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动低碳转型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