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工程 » 正文

攻坚克难铸典范:中国能建陕西院智慧设计点亮云南永德全构网型储能电站

日期:2025-07-25    来源:中国能建陕西院  作者:吴雄召

国际新能源网

2025
07/25
18: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储能电站 中国能建 储能项目

2025年5月31日6时29分,由中国能建陕西院设计的云南首座全构网型储能电站——永德共享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标志着陕西院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复杂地质环境工程攻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不仅为云南电网注入了强大的灵活调节能力,更以其在极端地质条件与极限工期压力下的卓越设计实践,树立了山地复杂地形储能电站建设的新标杆。

这座闪耀于滇西南的能源新灯塔,其核心驱动力正是项目采用的全构网型储能技术。区别于传统“跟网型”储能,构网型储能的革命性在于其储能变流器能像“虚拟同步发电机”一样,主动建立并稳定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提供强大的主动支撑能力。其核心优势在于:具备独立组网与黑启动能力,可在电网故障甚至全黑时快速重构局部电网恢复供电,极大提升系统韧性;提供强电压/频率支撑,主动注入惯量和短路容量,有效抑制新能源波动引发的电网波动,特别适用于云南这类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区域,显著增强稳定性;同时能提供快速、精准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满足调峰、调频、电压控制等多重需求,是支撑新能源安全可靠接入和大规模消纳的关键灵活资源。永德项目的成功投运,正是构网型储能在复杂山地电网中卓越性能与核心价值的生动验证。

复杂地质下的智慧攻坚:化“烂泥顽石”为稳固根基

项目选址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总占地面积38.4亩。这片看似平常的土地下,却隐藏着令工程师棘手的“双重性格”——场地内遍布的池塘虽接近已干涸,但遗留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含水量极高,孔隙比大,强度极低,触变性强,堪称“扶不上墙的烂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场地内多处裸露坚硬的基岩,一块体积近100立方米的巨型孤石更是赫然矗立。软弱的淤泥土与坚硬的岩石共生,场地内相对高差达16.0~20.8米,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峭(西南部约25~30°,其余15~20°)。将这片工程性质极差、高低不平的场地改造为安全可靠的电站平台,是设计团队面临的首个严峻挑战。

面对高含水量、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淤泥土,设计项目组首选技术成熟的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该方案理论上能有效改善土体结构,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而,现场试打桩遭遇重大挫折——钻头在回填区域根本无法深入。驻场土建设计代表火速勘查,发现症结在于施工方为平整低洼池塘区域进行的回填土中,意外混入了大量石块。水泥搅拌桩工艺对土体中的石块束手无策,只能提出先清填土,再打桩的方式,这无疑对后续工期进行了压缩。时间紧迫,设计团队当机立断,启动备选方案——换填法。面对最深达8米的软弱土层,此法有着大工程量与高造价的特点,但也为后续工作留出了更多时间。

设计团队经严谨评估,大胆采用爆破结合机械开挖的创新工艺。“小炮”轰鸣,尘烟翻滚,顽固的软土和阻碍施工的石块被快速破碎清除,随后回填毛石混凝土,分层振捣。这一雷霆手段极大节省了宝贵时间,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地基处理任务变为可能,为后续建设抢得了先机。

与时间赛跑的设计变革:极限压力下的协同创新

从设计启动到并网投运,项目周期被压缩至惊人的两个多月。这对设计团队的响应速度、专业深度和跨领域协作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项目组采用“内外双驱”协调机制。对内:成立设计项目部,设立设计总负责人,强力统筹电气、土建、结构、总图、储能等多专业高效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无缝流转与决策高速直达。对外:派遣各专业资深设计工代长驻现场,深度参与项目每日及每周例会,实时掌握施工动态,第一时间将现场问题反馈至后方设计团队,并迅速调整、优化图纸,确保设计意图精准落地,为施工扫清障碍。

作为项目核心的60套储能电池舱,其基础施工原计划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然而,紧张的工期已不允许这种相对耗时的传统工法。设计团队临危受命,连夜组织骨干力量进行攻关。基于丰富的工程经验与快速精确的受力分析计算,团队设计了一种更高效、更可靠的基础替代方案。后方设计中心灯火通明,前方驻场代表密切配合,在最短时间内将全新、可行的施工图纸送达现场,为电池舱的顺利安装赢得了至关重要的窗口期。

雨季中的技术护航:泥泞战场上的坚守

云南的雨季在五月初便不期而至,连绵的阴雨和泥泞的场地给已进入电气安装与调试关键期的项目带来了额外挑战。幸而前期在地基处理和土建施工阶段,项目组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组织已全力抢出进度,主体土建工程在雨季大范围侵袭前基本完成,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关键的作业面。

面对恶劣天气,陕西院驻场电气设计代表们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他们每日冒雨穿梭于泥泞的施工现场,裤脚沾满泥浆亦浑然不顾,全身心投入设备安装指导、接线核查和调试保障工作中。他们确保每一个电气接口的准确无误,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任何技术偏差,并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调整局部方案,为设备的精准就位和系统联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夜色深沉时,项目会议室内依然常见他们与施工方热烈讨论的身影,点点星光见证着工程人的执着与担当。

星光不负赶路人:智慧工程点亮彩云之南

永德共享储能项目的成功并网投运,是陕西院设计团队以精湛技术、顽强作风和创新精神书写的胜利篇章。面对“烂泥塘”与“石头阵”共生的复杂地质、深度回填的意外陷阱、极限压缩的工期压力以及提前来袭的雨季干扰,设计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高效的协同机制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爆破换填、基础方案革新等关键技术,逐一破解难题。

该项目不仅是陕西院在云南新型储能市场的开山之作,其在高难度地质条件下高效建设大型储能电站的成功经验,更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它深刻诠释了现代工程设计的核心价值——以智慧为矛,化挑战为机遇;以责任为盾,在风雨中守护光明。这座屹立于永德山间的储能电站,不仅将有效提升当地电网的调节能力与新能源消纳水平,其建设历程本身闪耀的工程智慧与拼搏精神,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征途上的一座闪亮灯塔。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