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浪袭来
却挡不住中标势头!
接下来
就一起看看这份滚烫的
二季度项目中标合集
1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兆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勘察、设计及相关服务
项目位于长三角重点区域,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燃煤调峰机组。项目拟新建2套1000兆瓦级高效清洁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生物质掺烧系统、干污泥掺烧系统,年煤炭替代量可达到15.58万吨标煤,年减排二氧化碳44.4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苏北电网供电可靠性,有效改善与增强江苏电网调峰能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重要保障。
2太仓港协鑫扩建2台660兆瓦清洁高效灵活燃煤机组项目勘察设计
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港口开发区,拟建设2台660兆瓦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安装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项目建成后,将填补部分江苏电网及苏州电网“十五五”时期电力缺口,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抗扰动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3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
项目位于盐城射阳北区H2#海域,总装机规模407兆瓦,拟安装37台11.0兆瓦风电机组,并统筹考虑海洋牧场、海上光伏、绿电制氢与海上风电的创新融合。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推动江苏省海上风电开发、缓解环境保护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拉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意义。
4盐城射阳北区H1号、盐城大丰H19号、盐城东台H4号/H6号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专题报告编制及工程勘察设计
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含射阳、大丰、东台)所辖海域,总装机规模1550兆瓦,并统筹考虑海洋牧场、海上光伏、绿电制氢与海上风电的创新融合。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助力江苏省能源升级,支持全省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多业态创新融合,为江苏沿海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实际经验。
5国家电投滨海南区H5海上风电项目、东台H7海上风电项目可研阶段勘察设计、接入系统报告等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项目包括滨海南区H5、东台H7两个场址。滨海南区H5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配套建设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同时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与海上光伏的创新融合,依托陆上集控中心开展制氢的创新融合;东台H7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配套建设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220千伏陆上集控中心。
6江苏华电盐城洪港39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
项目位于盐城市响水县灌东盐场境内,建设规模为390兆瓦,是华电江苏区域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在建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5.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5.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约40万吨。为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7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150兆瓦/300兆瓦时储能电站总承包项目
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湾示范区。项目拟建设150兆瓦/300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及220千伏升压站一座,同时配套建设220千伏外线送出及对侧间隔改造,采用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技术。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缓解电网现状,改善系统响应能力,提高电网供电质量,提高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减轻系统阻塞,延缓电网升级增容,提高电网运行能力,稳定电网安全运行。
8绥滨县运达200兆瓦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
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规划总装机容200兆瓦,计划安装20台单机容量为1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年上网发电量54135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煤约164577.86吨。项目接入当地电网,完善地区电网结构,支撑当地企业绿色用电需求,成为地区碳中和示范项目。
9无锡宜兴新建镇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电站(EPC)项目
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新建镇。项目拟建设60兆瓦/120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及110千伏升压站一座,同时配套建设110千伏外线送出及对侧间隔改造,采用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技术。项目建成后,可为电网提供±60兆瓦调节容量,能够有效保障宜兴区域新能源消纳,平抑风电、光伏出力波动,推进地方新能源开发步入良性循环。
10苏交控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分散式风电EPC项目
项目位于镇江丹徒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北区,新建1台5.6兆瓦风力发电机,是全国首个“风光储充换”一体化高速公路零碳示范服务区核心部分。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年供绿电约1300万千瓦时,减排约7789.6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推动服务区绿电供应,构建绿色电力供需平衡体系,是交能融合发展典范。
11“年产10吉瓦时储能电池生产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占地面积约242.2亩,总建筑面积153824平方米。项目生产的锂电池储能电芯,属国家科技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支撑服务中国能建重点领域内产业链整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2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基地送电江西工程可研及勘察设计包13
项目位于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宜春市铜鼓县、宜丰县、万载县、上高县,直流线路长150公里。该能源输送工程的实施,为落实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助力 “双碳” 目标达成提供支撑,能显著增强江西及华中地区电力供应韧性,推动受端地区能源供应向多元化、清洁化深度优化,同时将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地区富余电力送至江西负荷中心,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在华中及全国消纳,对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华中地区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3东吴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
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市花桥镇境内,紧邻上海市嘉定区的望新镇,是华东“一环网一通道”特高压交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期扩建1组3000兆伏安主变。项目建成后,能够提高地区电网受电能力,满足负荷发展需要。加强构建长三角地区负荷中心坚强电力交换平台,提升华东省间互济能力。推进上海电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
14甘肃武威红沙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标段三)可研初设一体化项目项目
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拟建设红沙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2×2100兆伏安 、新建750千伏输电线路约2×135公里。项目建成后,有助于优化电网结构,满足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并网送出需求,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甘肃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促进甘肃地区经济发展。
15标鲁苏背靠背联网工程换流站A包及系统一次可研包
项目位于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电力灵活互济工程规划建设 进一步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4〕49号)中明确的6项区域电网灵活互济工程之一,被列为重点推进项目。项目拟建设2个背靠背直流单元,单个单元采用柔性直流对称单极接线方式,额定换流容量达2×1500兆瓦,额定直流电压为±260千伏。该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在电力阶段性互济支援、极端工况应急保障、新能源跨区消纳协同及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通道构建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