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绿氢”带来了一串机遇,也为氢氨醇项目在辽宁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8月7日,国家能源局对国家(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进行公示。其中,辽宁华电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作为辽宁省唯一代表,跻身全国5个绿色甲醇产业化试点项目之列,标志着华电辽宁在氢基能源战新产业发展的奋进之路上,精准把握产业趋势,聚焦关键技术环节持续攻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绿氢为笔
绘就“低碳蓝图”
这罐“绿氢”点燃了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是华电辽宁紧密融入辽宁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贯通绿色氢基能源“制储输用”产业链的有力实践。它是利用风电场(含储能)及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绿色风电能源,通过建立制氢储氢站电解水制取绿氢,再结合工业排放捕集的生物质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产绿色甲醇。项目创新应用(ALK)+(PEM)混联方式,结合风力发电曲线,适时调节不同特性电解槽的运行数量,按照“荷随源动”方式开展柔性制氢,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绿色氢基能源产业链的闭环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就地取材
巧用“工业废气”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该项目给出了“近邻解法”。甲醇合成采用国际领先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工艺。而该项目所需的绿色二氧化碳来自调兵山化工区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燃料乙醇工厂的排放尾气,该工厂距离甲醇合成站仅约1公里,通过管道输送二氧化碳,让工业排放的“废料”变废为宝,成为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原料,这种“隔壁取碳”模式,解决了上游企业的排放难题,补齐了下游项目的原料缺口,有效实现了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试点为翼
抢占“产业高地”
华电辽宁公司还将在项目建设中应用“华电氢能”系列产品中的3000Nm³/h大功率高效碱性电解槽以及500Nm³/h 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扩大华电氢能装备的应用场景,为大功率ALK和PEM电解槽产品研发和大规模应用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华电辽宁+华电科工”联手,锻造华电基因属性的“科技研发、应用实践、示范推广”产业链条,为辽宁省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关键支撑,同时加快华电氢基能源专利孵化试验田筑巢布局,再写华电绿氢助力央地合作的新示范。
从“绿氢”到“绿醇”,从“单点示范”到“规模化开发”,华电辽宁公司的探索不仅是企业的一次转型,更是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能高地”迈进的缩影,这份“氢”装上阵的勇气,必将点亮更多低碳未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