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1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能源电子产业赛道选拔赛在广东肇庆高新区(大旺)正式拉开帷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多民族玻利维亚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罗满月,肇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宗亚峰,肇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全,肇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陆建明出席启动仪式。
张强在致辞中指出,金砖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比重约40%,大力发展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金砖国家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届能源电子产业赛道聚焦光伏、新型储能等领域,正是要打通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对接的全链条,让金砖智慧为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肇庆高新区产业基础坚实、应用场景丰富、营商环境优越,是本次赛事落地的理想选择。
作为推动落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务实举措,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于2020至2024年连续举办了五届。能源电子产业赛道旨在遴选适用于金砖国家能源转型的创新产品、应用及解决方案,交流创新观点和标准,进一步凝聚金砖国家共同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共识。
选拔赛自6月启动,吸引了来自金砖及“金砖+”国家企业、科研机构,涵盖光伏材料、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光伏制氢等前沿领域200多个意向参赛创新项目。遵循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征集、形式审查、初审等环节,68个参赛项目脱颖而出进入选拔赛。比赛采用项目路演的方式展示各自的科创成果。评委们将围绕项目创新性、专业性、成熟度、社会效应、落地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赛事期间,参赛项目分别在光伏、储能、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三大赛场展开激烈角逐,涌现出一批技术突破性强、产业带动性显著的亮点项目:光伏赛场的“双擎储热”项目通过相变材料与光伏电加热协同,可提升北方地区冬季能源利用效率35%;储能赛场的“高比能半固态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充电15分钟即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500公里;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赛场的“退役电池能量均衡控制”技术,让电池梯次利用成本降低20%……
值得一提的是,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赛场所展示的优秀项目中,近半数已与肇庆高新区企业达成初步对接意向,充分彰显了“赛事搭台、产业唱戏”的实效,展现了广东乃至大湾区的产业吸引力与转化实力。
作为选拔赛承办方,肇庆高新区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持续发力,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今年上半年,该区龙头企业表现亮眼:小鹏汽车整车生产8.87万辆;瑞庆时代二阶段储能集装箱车间产品6月正式下线投产,这标志着瑞庆时代在肇庆的基地已完整覆盖“电芯生产→电箱→电柜→集装箱系统集成”全链条,成为广东省首个具备此完整能力的研发制造基地。
在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下,肇庆高新区已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从储能技术到新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80家,涵盖整车、电池、关键零部件、车身轻量化、汽车后市场等产业领域,成为广东省“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
今年,计划投资23亿元的炎龙肇庆高新区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大喆电化学储能生产基地项目相继落地,将与瑞庆时代实现连片发展,进一步推动肇庆高新区打造投资额超150亿元的世界级储能电池生产及应用集群示范区。
同时,肇庆高新区拥有“省级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平台优势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丰富应用场景,与赛事聚焦的光伏、新型储能等核心领域高度契合、精准对接。这一深度的产业匹配与场景支撑,为赛事成果转化和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肇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为参赛项目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并通过“孵化-培育-壮大-反哺”的良性循环,推动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肇庆高新区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持续深化“以赛促产、以产兴赛”的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迈进。
当产业高地链接国际视野,当技术比拼升级为合作共赢,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能源电子赛道选拔赛,不仅为肇庆高新区嵌入全球能源创新网络提供战略支点,更成为其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