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瞄准再生燃料大做文章,英国面向太空发展核能与风能,德国在生物中寻找再生燃料……能源向绿色可再生方向发展成为了世界能源金融市场的大趋势。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在2008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发布的《全球增长面临风险》报告,2007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30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60%,超过1480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报告指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不断增加,充分显示出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
基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我国于2006年施行了《可再生能源法》。随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相关配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在2008年9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院士们表示保护环境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可再生能源将承担能源需求的大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提出,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替代煤炭和油气,有望满足全国43%的能源需求。他将这个目标概括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即可再生能源将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
如今我国的能源开发工作从技术到实用从政策到市场都有很多的空白。这也就留给了外资很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对我们本土的企业留下了很大的风险和矛盾。尽管充满各种风险,但中国已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新能源投资市场。我们急需解决的就是怎样在金融危机中化危机为契机,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同时完善本土企业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上的各种问题,扩展我国新能源的市场空间。
针对全球能源金融大发展问题,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也将于11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要,将就金融风暴对全球的能源金融影响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开发建设等热点问题献计献策,将对我国新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