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获悉,由南开大学、孙云教授课题组与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在滨海新区合作开发的“国家863铜铟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平方厘米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
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制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工艺,以及电池组件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完成了实验室小面积太阳能电池技术向大面积中试技术的跨越。
据介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不衰退、弱光性能好等显著特点,光电转换效率居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之首,接近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成本则是晶体硅电池的三分之一,被国际上称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但由于工艺和制备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德国、日本和美国多年投入巨资坚持开发,目前只有德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南开大学研究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已有19年历史,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07年6月由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与南开大学及铜铟硒课题组共同出资组建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股份制公司,以企业化方式进行中试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