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财政、科技政策的有效结合与重大创新,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补贴方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今天,财政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为13个城市授牌,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
四部委计划将在未来4年内,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支持部分城市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6万辆以上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那么,这次财政补贴思路究竟有何创新?补贴对象怎么设定?补助标准如何确定?示范汽车又有哪些准入门槛?本报就此进行了一番解读。
为何要补贴
“在现阶段,财政补贴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作用最为直接、有效、关键。”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据资料显示,中度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成本比传统同类车型高5—7万元,公交车要高30万元左右。按20%%节油率粗略估算,乘用车要运营25万公里、公交车要运营48万公里才能收回一次性购置增加的成本。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更高,目前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公交客车的售价分别是传统同类车型的2倍和5倍多,在寿命期内单纯靠节油难以收回增加的成本。而发达国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阶段,也是更多采用财政补贴这一直接有力的措施。
怎样补贴
本次示范推广所采取的财政补贴政策,具体实施原则为“不指定推广企业,也不指定推广车型,而是制定准入门槛,直接补贴消费者”。
以过去的经验,如果指定企业、指定车型搞示范推广,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往往最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相当一部分都不是事先指定的企业,有的还是不知名的小企业。
而新的办法则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同时,保证了政策的公开透明,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有效性;也减少了政府部门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迫使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有利于防止腐败。
此次补贴,除中央财政将安排部分补助资金外,地方也将安排一定资金。具体支持金额,则由地方根据自身财力和工作任务等实际情况确定。
补贴对象是谁
这次主要对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车汽车给予补贴。
在这三种车型中,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因而是本次示范推广的重点。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短期内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但为形成相关技术储备、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必要进行小规模商业化示范推广,因而也纳入了补贴范围。
“准入门槛”有多高
据记者了解,这个“准入门槛”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能够参与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必须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该目录将以适当形式尽快对外公开。其次是混合动力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与同类传统车型相比节油率必须达到5%%以上,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必须达到10%%以上。再次,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电功率比和节油率必须经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后确定。四是生产企业对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必须提供不低于3年或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质保期限。最后,汽车生产企业和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本报北京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