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知识 » 正文

扶持新能源车发展政策不应“一刀切”

日期:2009-03-01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3/01
22: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车 政策

    前两天,接到一位山西朋友的电话:“听说买一辆新能源车,国家补贴5万元,13个试点城市中没有太原,帮忙问问普锐斯多少钱能提车。”这朋友可能没搞明白,国家出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目前仅限于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用车,还未涉及私人乘用车领域。听了我的解释,这位朋友非常失望:“白高兴了,闹了半天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顺着这个朋友的心愿想想,如果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能一步到位,好处当然显而易见。

    一、    振兴汽车产业政策中,扶持新能源车发展是重点之一

    2月5日,财政部公布了由该部和科技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内容显然是对1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补充。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不仅仅只有 “大车”,也就是以上表述的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等,还有为数不少的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小车”,突出的就是家庭轿车系列,各厂家纷纷为此摩拳擦掌,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研发新能源轿车成为战略调整的“杀手锏”。由此而言,把补贴范围扩大至“家用车”没有什么不好,只能推动新能源车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    促进新能源车进入家庭,需要务实的政策导向

    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上千辆新能源车公交车、混合动力的出租车服务奥运交通,为绿色交通奥运做出了贡献。出租司机们非常喜欢节油效果明显的混合动力车,因为“节约了运营成本,能省20%左右的油钱。”民众们看到新能源车的好处,想购此类车者不在少数。但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却卖的不好,价格高的惊人,连购置税也没有特别的优惠,据了解,普锐斯目前有些店没有车,又不接受预订,销售人员说的很直白:“订车时间需要2-3个月,这辆车客户一旦不要了,店里受损失太大”。 就这样,如今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陷入了“要买没车,想卖也没车”的怪圈。

    说来说去还是价格惹的祸。咱们先不说像普锐斯,帕萨特领驭、君威这类合资品牌的中档系列,就连奇瑞、吉利、长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价格也比传统能源汽车价格贵20%以上,尽管日后油钱花的少,但在第一时间要拿出比心理价位高出1/5多的费用,很多人还是无法接受。如果扶持新能源车政策能够覆盖这个层面,规定“只要买新能源车,一律享受补贴,可根据车型分不同等级,最高不超过5万元。”就能打破僵局,迎来新能源车的“春天”。

    三、鼓励买新能源车,有利于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

    如今,“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的治理被列“重点”,我国也在不断的努力,机动车排放标准全国进入“国三标准”时代,北京则先行一步,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国四标准”。这些举措只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大气污染的程度,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环保难题。

    我们每天都在喊“拉动内需”,可如何拉动最见效?这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首先就得摸清市场动态,消费者需要什么?想买什么?身边有不少朋友想买新能源车,眼巴巴的等着“好政策”出台,所以一听说“有补贴”就坐不住了。相关职能部门应树立保护民众的这一积极性的意识,尤其要准确掌握动态,搞好市场调研,拿出真正符合国情的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来。补贴能不能一步到位?

    文行至此,突然想起毛泽东主席曾说过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这句话。要改变新能源车面临的 “问者多多,购者寥寥”的窘境,还得“政策贴切”。所以,扶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指向不应“一刀切”,而应针对市场消费需求和“节约型”社会的大局灵活性运用,让此政策发挥出更务实的效果。

    新能源车何时能有效的受惠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还得看政府、企业的实际行动,尤其需要在如何用好“经济杠杆”的问题上转弯观念、创新务实。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