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动内需上看,我国光伏市场份额只占电池产量的2%,在光伏市场基本没有启动的情况下,2006年,我国光伏产业的销售额为500亿元,就业人数4万;2007年,销售额1000亿元,就业人数10万;2008年,销售额2000亿元,就业人数20万。如果光伏市场一旦启动,将会创造千万亿元的内需市场,增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朱建民委员认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但产业与市场反差巨大。他说,至2007年底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了1088兆瓦,光伏组件产量达到了1717兆瓦,均位居世界第一。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则少得可怜,市场的开发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太阳能仅占0.51%;200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量为20兆瓦,不足电池产量的2%,2007年底累计安装量为100兆瓦,不足世界份额的1%。
朱建民认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障碍主要来自于成本过高,发电价格昂贵。另外,怎么上网、怎么定价,政府、电力公司都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光伏市场的开发。
为此,朱建民建议:
第一,政府要加强对发展光伏产业的领导,统一规划,提出明确的前期、中期和长期的国家目标;第二,全面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和《上网电价法》,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第三,全面启动光伏内需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光伏独立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给予立项、贷款、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第四,重点扶持若干个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和检测基地,由政府牵头,建成若干个产学研、科工贸群体,将国家目标和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运作。第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建设光伏电站中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