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光伏业:谋求深层合作向“一元目标”进军

日期:2009-05-05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中国电子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5/05
12: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

    4月28日,以“信心、协同、市场、共赢”为主题的“2009中国(洛阳)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在古都洛阳举行。在本届年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探讨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技术趋势,业界《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也于当天发布,来自中国光伏产业的13家企业代表签署了倡议书。

    降低发电成本是业界共同愿景

    所谓“太阳能光伏一元工程”,就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在2012年达到光伏发电成本千瓦时1元的目标,为中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制约光伏应用推广的瓶颈,可以说,在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竞争中,高昂的成本历来是太阳能发电的“阿喀琉斯之踵”。全球光伏产业在过去5年间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仰仗各国政府的扶持政策,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光伏产业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除了政策扶持之外,尽快降低成本,走上市场化发展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柄双刃剑,在对市场和融资渠道造成威胁的同时也让在太阳能电池成本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多晶硅材料价格猛降。据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大洲介绍,在2008年10月15日之前,多晶硅现货价格还维持在每千克3000元—3500元,而市场“休克”之后价格迅速跌落,现在已经降到了每千克500元—700元。“多晶硅价格回归理性对光伏产业会有很大的支持,这使得‘太阳能光伏一元工程’的实施有了很好的原料基础。”严大洲表示,“多晶硅产业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光伏产业已经迎来了低原料成本的时代。”

    推动成本降低的根本力量还在于技术的进步。对光伏发电而言,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降低发电成本最直接的途径。据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光春在本届年会上介绍,尚德自主研发的冥王星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该技术,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18.8%,预计在两年之内还可以提高到20%。张光春同时表示,除了技术的进步之外,产品质量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因为质量的提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度。

    设备的改良也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途径。西安理工晶科副总经理刘党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光伏产业的特点是设备成本占投资比例较小,但运行费用比较高。因此,降低设备的耗电量、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设备供应企业,理工精科在2009年将从加强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提升产品品质。”刘党旗表示。

    中国企业多项技术全球领先

    中国光伏产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产能的扩张上,中国企业已在多个技术领域步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中国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已经具有国际一流品质。”张光春说,“前不久我们的一些客户反映,他们的硅片既销售给尚德,也销售给国外企业,但是尚德对硅片提出的一些参数要求国外企业并没有提到。我认为这恰恰说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尖端技术在中国,因为一些国外公司对某些参数根本不了解。”

    精工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据他介绍,在与东亚其他一些国家的光伏设备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也发现某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对方却还是空白。他表示,目前国外最新推出的多晶硅铸锭炉为400千克-450千克级的,而在中国,精工科技已经推出了500千克级的大容量多晶硅铸锭炉。赵波还比较了国外某公司400千克级产品与精工科技500千克级产品的热场分布,可以看出国产设备的品质毫不逊色。同样作为多晶硅铸锭炉的生产厂家,西安理工晶科的产品也独具特色。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党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工精科开发的多晶硅铸锭炉从热场到开启方式都与国外主流产品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另据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室主任王文静介绍,中国光伏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30%-40%,其中扩散炉的国产化率甚至高达90%。可见,中国光伏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以合作求共赢规范市场竞争

    签署《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的13家企业涵盖了材料、设备以及电池与组件领域。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应用要实现低成本,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就必须加强联合。“这不是依靠一个企业能解决的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会有很多交叉。”张光春表示,“正因为如此,尚德公司的质量管控已经由公司内部延伸到上下游企业。尚德把质量、技术、采购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入驻到我们合作伙伴的公司内,力争在他们那里解决问题。”近年来,无锡尚德与多家公司合作,在扩散炉、湿法制绒设备、单晶硅掺镓以及铝浆制作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同行业之间的整合是企业合作的另一个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王勃华以多晶硅产业为例,表达了对中国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期待。他指出,目前中国多晶硅产业还存在行业分散、发展无序的状况,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多晶硅产业调整的机遇,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并实现产业升级。

    企业合作的另一个层面是避免恶性竞争。针对前段时间有中国企业在海外投标中将电池组件的报价降低到1.5美元/瓦的情况,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何培林表示,国外特别是欧美厂商的电池销售价格都没有跌破2美元/瓦,更不用说电池组件了。“我们的企业用这样的方式去竞争必然影响到国内同行的利益。”何培林补充道,“光伏产业需要健康发展,需要理性地竞争,决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去恶性竞争。企业的力量有大小,技术水平有高低,但竞争还是应该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光伏发电的推广也离不开跨行业的合作。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表示,要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清洁能源所提供的电力应该无条件地进入国家电网,但目前光伏发电入网还存在很多障碍。这就需要国家电力部门与光伏行业充分沟通,扫清技术上、政策上存在的障碍。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