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市场 » 正文

清洁技术和能源包含巨大机会

日期:2009-05-20    来源:中网资讯  作者:中网资讯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5/20
14: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清洁技术 能源

    德勤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伯卿日前就清洁技术能源发展接受采访时表示,清洁技术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但目前仍需从价格等方面建立配套机制。

  风投重要投资方向

  清洁技术涵盖的领域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也包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化石燃料。

  目前,清洁能源在国外分了几个不同的产业,其中一块令人瞩目的产业就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透过智能芯片让各种家电的运作时间刚好在低峰状态下,而不需要在高峰时段运转,同时配以离峰和尖峰电价等。

  德勤曾有调查显示,现阶段全世界风险投资机构都把清洁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有40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就表示未来的三大投资方向为清洁技术、生化技术和食品领域。

  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的范围很大很广。以太阳能和核能技术为例子,我了解到很多公司都砸了很多钱,但还没看到成果,因为这些钱目前都还属于高端研究费用。

  而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因为现在还处于投入阶段,而这个又必须要投,因为不投就没有办法突破。但他们对未来经济复苏的作用还并不明显。

  需要更多配套机制

  要促使清洁技术、清洁能源真正落实和实施,卢伯卿认为每一个参与者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角色,任何一个角色的扮演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事情的发展。

  比如说智能电网。第一,电价是不是有差别,如果省电的和不省电的用电价格一样,那么智能就发挥不了作用。如果要推出离峰电价和尖峰电价,政府部门如电监会和发改委就需要考虑,在两种方式下,工业用电和民间用电怎么计算价格。

  现阶段,国家虽然鼓励清洁能源优先上网,但优先上网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是国家补贴方式还是其他的方式,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定价是不是完全能与其创造出的环境价值相匹配,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发展清洁技术还需要国家的税收机制配合。比如在德国,用户每增加一个太阳能发电板块,国家就给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等于国家帮个人出一部分费用。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一直是热点问题,对于电力体制改革应如何配合清洁能源发展?卢伯卿认为还是价格问题。将发电、输电和配电分开之后,从电网本身来讲,他买电、跟谁买,应该有一个价格的趋导作用。如果国家规定一部分用电要属于清洁能源,就要考虑到把对环境的污染成本也加入到目前较低的煤炭成本中去。目前有些国家已经考虑,如果使用清洁能源,国家会补贴一部分,从价格上对清洁能源的使用产生导向作用。清洁技术本身还需要经济规模,所以相应的机制也需要配合起来。

  第二就是离峰电和尖峰电这些不同时段的价格问题。

  清洁机制还需要大量投资,对于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发展清洁技术时需要资金支持,而这又是包括多方面的,如风险投资、私人投资、企业自身投资、政府科研单位的补助和政策方面的举措,银行还应通过资产定价机制改革,允许其用无形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而上市则是帮助企业融资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目前中国的太阳能中小企业都是到纳斯达克上市,而如果中国某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这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全行业都将是很大的鼓励。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