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5月20日表示,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工业节能减排距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尚有差距。
在5月20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会上,周长益指出,工业节能减排的最主要途径是技术进步。节能减排被确立为“十一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目前尚未完成指标,2009年将进入节能减排的关键期,必须紧紧依靠技术进步,改进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周长益提出三方面建议:树立新的科学观,减少工业“三废”;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生产能力落后及高能耗的设备,支持和鼓励高效益的技术、设备;此外,要加强管理。
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在会上强调,要转换观念,把以往的“重经济轻环境”转化为“经济与环境二者并重”;把“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转化为“经济环境二者同步发展”,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今后国家和部委将在政策和标准中对节能减排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胥树凡司长重点阐述了9大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包括实施绿色GDP、将总排量和浓度指标结合作为环保考察标准、进行区域环境评测来控制投资和建设、进行环保奖励以及生态补偿等措施。胥树凡举例,政策要求下如果治理费用过高就会促使企业淘汰落后技术与设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周竹叶称,中国有望在2010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据统计,在2008年,国内原油加工下降1.9%、乙烯下降2.2%、合成氨下降2.4%,烧碱综合耗能下降4%、纯碱下降5%,能源消费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效果,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当前,中国工业生产消耗能源已占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70%,其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距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尚有差距。按计划,“十一五”前3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0.1%,累计节能3亿吨左右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7.5亿吨,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一半的任务。同期,全国二氧化硫、GOD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95%和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