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辽宁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一个80万城镇人口的城市,当时有15万多人下岗失业。七年过去了,这座城市已经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曾经的“煤城”也有了新的称谓“风电之城”。
6月初,华能集团阜新风电公司第二期30万千瓦风电厂完成了最后一台风机的吊装,与此同时第三期40万千瓦的风电厂又开工了。
50岁的李志伟,是阜新一家风电设备企业的机械工人,眼下正忙着为风电塔筒的安装,他的父亲、妻子、兄弟都曾经是当地煤矿企业的工人。当2003年阜新海州露天矿破产时,他和上万名同事一起下岗了。
煤炭枯竭了,李志伟忙着找自己的工作,三年换了好几次工作;而政府也忙着寻找城市的接续产业,化工城、电子城,皮革城都搞过,但始终没有一个能叫他们有信心。直到一个具有试验性质的1万千瓦风力发电厂的建成,才让阜新人发现,真正枯竭的不是资源而是自己的思路,。
风能转化为电能,找到了发展方向的阜新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风力设备本地化示范基地,十几个风电配套企业纷纷落户;华能等国家五大电力公司在阜新的各个山头摆起了竞争格局。而这座城市也从转型前年投资额不足20亿元,一下增加到300多亿元。这时,下岗三年的李志伟又在风电这个产业找到了熟悉的岗位。
今天,阜新的风电产业对这座城市贡献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6%;始终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增加到10114元,比转型前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