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是沼气的好‘饲料’,现在俺得趁着麦收的时候,多给沼气池储存一些。”6月15日,在郯城镇后东庄村麦地里,村民王庆堂一边在麦地里收集麦秸一边告诉笔者。
往年农民嫌运输麦秸麻烦,往往一把火烧掉,而今年郯城县农民却格外“吝啬”,麦收过后,将麦秸晒干、收集、粉碎,投进了沼气池,麦秸经过高温沤化,摇身一变成了清洁能源。“一亩地按100公斤麦秸计算,一个沼气池可‘吃’掉5亩多的麦秸,产气400多立方米,可满足一个家庭一年的用气量。”县能源办李翠忠介绍。
近年来,该县着力发展沼气建设,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工程,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农户每建一个沼气补助300元,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措施的带动,全县发展沼气近2万户,先后有80多个村成为沼气建设示范村。麦收过后,该县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对麦秸一烧了之的做法,让麦秸进池,转化成沼气,变废为宝。县科协、能源办组织人员进村宣传,发放技术明白纸,现场示范指导,同时,还通过各村沼气示范户,现身说法,搞好典型带动。
在沼气示范村——埝里村,村民许传华正在将粉碎的麦秸填进沼气池里,他说:“自打家里建了沼气池,昔日无人问津的麦秸,如今派上了新用场,用沼气炒菜做饭,一年能省五六百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