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中国新能源振兴产业规划》已经提上日程,只待国务院批准,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以资本市场的观点,一个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就意味着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起码可以作为炒作的目标,所以,首先闻风而动的就是券商。
以《新能源振兴规划》的内容,以国家能源局官员、业内专家的说法,目前最具“振兴”资格的,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两大产业。券商据此统计,目前中国A股市场上涉及风力(风能)发电产业的上市公司有有9家,包括风电设备制造7家、风力发电两家;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上市公司12家,均主要参与太阳能发电材料、备件的研发、生产。
对于会踩住题材炒作的机构、散户来说,“新能源”这个概念,确实可能成为一个赚钱的买卖,然而,对于已经涉足其间的企业来说,讲赚钱,或者说赚比较多的钱,可能目标还比较模糊。
大方向是对的,市场是广阔的
采用矿物燃料以外的能源,作为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须的动力、照明、加热、制冷等等方面的基础资源,并不是一个久远的设想,而是迫在眉睫的需求。替代能源计划,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逐渐成为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烈度迸发。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还是第一大煤炭资源消耗国。试想,如果中国的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之后,能源消耗的水平,更是无可限量。
但是,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你想多用一点,别人就担心自己少了一点,就会上升到资源战略、国家战略的博弈。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与深度,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应该比别的国家更为迫切,政府已经抓住了这个大方向。
对企业来说,在能源紧张、能源枯竭的前景下看到新能源市场机会的企业,是有远见的企业,从客观上也符合社会发展的伦理,更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然而,以经济学的观点,排除道德价值判断,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基本不可能让企业长期地、无偿地为一个正确的理念做亏本的买卖。新能源的市场肯定是巨大的,但也是潜在的,资料表明,全球的风能资源约为2.74×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兆瓦,
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据国际能源署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做出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2%,到2042年光伏发电要占总发电量的20%-28%。如果中国能源产业也走这样的趋势,就风能产业而言,与水电产业养活了那么多中国制造业、建筑安装业巨头的现实,可见其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现实是不宽松的,赚钱是不容易的
从原理上说,如果一个行业是能够赚钱,甚至能够赚大钱的,那么,有胆识率先杀入的,会掘到“第一桶金”,经过这些年来的“先富”效应,人们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第一桶金”虽然冒险,但是回报也很丰厚,再进一步讲,先得手者,得市场的高地,会牢牢把握住自己市场领头羊的地位,取得市场份额、品牌资源等软实力优势,从而游刃有余。然而,这一种思维套路,却未必适合新能源市场。
首先,价格是市场永远的不二法则,终端用户的青睐是市场存在的理由,而终端用户选择商品的原则,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以价格为准绳。设想,如果替代能源产品的使用成本,哪怕与现有的矿物能源产品使用成本一致,那么,替代能源的推广和销售,生产和盈利,就极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新能源产业就有底气“做大做强”了。
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现实是作为一个能源新兵,必然要跨过一道门槛,就是催生一个成熟的市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如,风力发电的成本,1991年国际比较成功的风力发电,成本仅为10美分。现在最好的近岸风力电场的生产成本已经下跌至每度电3至4美分,但更多的是在6至9美分(未计补贴),已接近燃煤发电的成本。
中国也基本是这个现状,2007年有资料显示,内蒙古风力发电每千瓦设备成本已由1万元降至七八千元,每千瓦时风电的含税还本付息成本价也降至0.5元以下,基本可以达到南方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水平,但是,北京的居民用电价格是不到0.5元、南方的居民用电价格稍高。电价是国家管制的,在目前的煤电价格倒挂的情况下,燃煤电厂是赔钱的,如果终端赚不到足够的利润,整个产业链的生存是脆弱的。同理,太阳光伏产业的制造成本更高,国内市场环境更紧张。
而之所以中国的风力发电、太阳光伏发电的成本比较高,其一,这是世界性的趋势,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作为新能源产业,中国基本没有所谓“比较优势”;其二,还是老问题,风力发电机的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制造,基本依赖外国,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情况更严重一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原材料是硅板,中国是石英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硅板的原材料就是石英砂,而产业逻辑是从石英砂提纯硅晶体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基本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外国从中国廉价进口石英砂,提炼成硅晶片后,高价出口到中国,中国的所谓“光伏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装配模式,中国目前有500多家涉及光伏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基本上都在为国外品牌的光伏发电产品当装配工。
市场是要培育的,企业是能赚钱的
任何一个国家,在新能源的市场化推广中,都离不开政府的“看得见的手”,政府不光是在社会意识上要培育大众的能源忧患意识、环境忧患意识、新能源使用意识,更要在经济利益上对新能源企业给予足够的补贴,让新能源这个新兵尽快跨过产业化门槛,比如美国的风力发电就有政府补贴,而且份额不小。就是说,美国对新能源的推广的补贴,来自于纳税人的钱,等于全民参与。
看来中国也准备走这条路,据参加《新能源振兴规划》起草的专家说,可能会投入3万亿,而3万亿的来处之一,就是提高电价当中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当然,企业的眼光也要放远一点,心态也要再宽一点,把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这样的内功练好,也可以在3万亿的盘子中多分一块蛋糕。
更应该关注的是,风力发电的蛋糕可能是产业链形式来表达的,如果加强本土的研发、制造力量,技术门槛、工艺门槛是可以攻克的,大飞机、航空航天需要的技术、工艺难度至少不会亚于风力发电的。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蛋糕,会以资本链的模式来分切。
有人研究过,目前的中国比较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外资占了不小的份额。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化的发源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无锡尚德公司,而无锡尚德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光伏产业的“典范”,其示范效应在于其成功地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老板施正荣也因之而成为中国“首富”之一。
尚德海外上市圈到钱的效应,带动了一大批中国光伏企业到海外去找钱,据《ChinaVenture-2007年中国光伏企业海外上市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7月31日,国内已有天威英利、江西赛维、天合光能、江苏林洋等十多家光伏企业到境外上市;首发融资总额为19.77亿美元,总市值达178.65亿美元。为度过金融危机带来的不景气,尚德又在美国增发了3000万股,等于稀释了国内股东的原有份额占比,还有人担心如果其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会被外资收购。
资本为王的时代,别被外资在3万亿大蛋糕中更多切走了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