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建筑 » 正文

风机市场角逐将展开 未来3年要产生全球3强企业

日期:2009-07-16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朱娅琼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7/16
13: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风机市场

    “中国风机市场的白热化角逐将要展开,未来3年内,将形成2-3家国内优势骨干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对《中国投资》表示:“它们年产量要在700万千瓦以上,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能有潜力进入全球前3强”。

  李冶的话,描绘了未来几年中国风机市场的主要态势:整合,在目前已经超过70家的风电整机制造厂家中进行大规模整合!中国将诞生自己的世界级风机企业,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逐鹿市场。

  他还表示:“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很有可能超过1.5亿千瓦,按照这个预测估算,未来风电机组市场总价在8千亿元”。

  对此,中金公司研究部高级经理、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分析员陈华更加乐观,他告诉《中国投资》:“我们预计2010年风电总装机和新增装机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和1000万千瓦,当年设备投资金额约460亿元。2020年风电总装机和新增装机分别达到2亿千瓦和2700万千瓦,当年设备投资金额约810亿元。这十多年累计下来,其投资之大可想而知了”。

  中国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一场激烈的角逐已然展开。

  外资:不愿放弃的热土

  世界风机龙头维斯塔斯的掌门人迪特列•英格又一次来到了中国。为了他提出的“10000兆瓦计划”,即维斯塔斯全球装机容量要从2007年的5000兆瓦增长到2010年的10000兆瓦,近年他来到中国的次数愈发频繁。目前,中国已成为维斯塔斯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这个精明的丹麦人准确地记得:中国从2007-2008年风电装机的增长率达到108%。他多次强调:中国风能有着潜在的巨大发展动力和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改变。

  这些言辞只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维斯塔斯绝对不会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即使他在中国遇到了强大的市场对手。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告诉《中国投资》:“在2008年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市场份额中,中国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61.8%,这是内资和合资企业的累计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更为可喜的是,在2008年新增市场份额中,内资合资企业已占据了风电整机市场75.6%的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2008年在中国市场排名前三位的风电企业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金风科技(00220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下称大连华锐、金风科技(002202,股吧)和东汽),这些都是中国本土企业。而一贯强势的维斯塔斯仅排在第四,第五位则是西班牙风电设备制造商歌美飒公司。

  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力,让外资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张。以前不屑于在中国风电特许权招标中与本土企业比拼的外商们,开始纷纷积极参与风电特许权项目投标。虽然对中国风电特许权招标措施有着种种抱怨,但是风机市场日益激烈的的竞争,让他们越来越“现实”,部分曾经抱着高价不放的外商也有所松动。

  实际上,除了价格较高之外,外资产品普遍还有一个软肋——“中国本地化设计不足”。

  记者了解到,国外引进的机型基本是依据国际标准和欧洲气候和风况条件设计的。个别机型的设计技术在国外并未得到充分的验证和考核。而中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风况、气候等条件与中欧差别很大,电网条件也很不相同。引进的机型存在若干与中国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针对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改型研发。但是目前除了少数公司外,这方面开展的研发还远远不足。

  GE能源集团中国风能总经理林超告诉《中国投资》:“为了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GE实施了'在中国 为中国’的战略。”她介绍说:例如内蒙古,海拔超过了2,000米,空气稀薄,风的状态、设备的通风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按照欧美海拔1,000米以下的标准设计的风机就需要改进。GE风能的中国团队和原设计方的德国同事进行密切合作,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

  维斯塔斯在此方面也采取了行动,加大了研发投资,根据中国市场需要量身定做了一款新型风机,现在已正式下线。

  此外,为满足中国风电项目70%国产化率的要求,外资企业加快了在中国建厂的步伐,并将触角延伸至零部件企业。林超对记者表示:目前GE在沈阳生产的风机国产化率超过85%,是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产化政策的一个典型例子。

  据悉,维斯塔斯在中国已将其90%的供应链本土化,要建立一条完整的“风电价值链”。英格表示,现在正在建立一支“中国本土的技术团队”,以最终建成一个“全球风能生产和研发中心”。今年,维斯塔斯4月下线的新产品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

  虽然有外资企业迫于金融危机压力撤离中国风机行业,但更多的外资企业用调整在中国市场策略的行动表明,他们不会放弃庞大的中国风电市场。

  英格表示:2009年维斯塔斯将投资30亿元人民币用于中国工厂的扩建。他的计划是,通过不断加重在中国的砝码,来保持或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中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碳排放以及中国丰富的风力资源使中国的风电市场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林超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态度:“GE致力于和中国政府以及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电力设备分析师刘江啸对《中国投资》表示:“以中国特有的人力与人才优势,加上牢固的基础产业,外资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或许,'撇脂’后走上与本土企业合作,在技术移交获取最后的利润后撤退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另一种选择或许是,成为国内企业的研发设计'外脑’。”

    国产化:亟待加强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中国投资》表示:“风电当前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不到1%,总量微乎其微。我们要的不是单纯追求装机数量,而是发展整个产业,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应该集中力量研究关键技术。对此,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李冶认为: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风电设备特别是整机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研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电机组,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能力。

  目前,大连华锐、金风科技和东汽是国内三大行业领军企业,也肩负着推进风机国产化的重任。

  “近年中国风电整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都出现了向好趋势。金风通过收购德国Vensys,已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东方电气(600875,股吧)和华锐风电均依托集团背景,自产零部件比例逐年上升”,陈华告诉记者:一批国产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正在崛起,例如叶片的中航惠腾、轴承的天马股份(002122,股吧)、齿轮箱的南高齿、电机的南车北车。而国产设备的成本优势是外资设备无法企及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新增装机中外资比例逐年下降的原因,该比例已由2004年的75%降至2008年的25%。

  刘江啸告诉《中国投资》:鼓励采用国产设备、对国产首台的一些政策性支持充分表明国家在扶持民族产业发展上的良苦用心。中国企业最终会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净值,基金吧),并能够在世界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地位。

  事实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风机国产化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进展,自今年以来喜讯频传。

  3月20日,大连华锐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台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在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一次性整机安装成功,这实现了中国海上大功率机组关键核心技术零的突破。

  4月25日,金风科技与株洲南车电机联合研制的首台2.5兆瓦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竣工交付,这是当今风力发电领域的高端技术产品之一。

  对此,陈华觉得十分欣喜:“部分龙头企业开始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这是一件好事。金风科技开发了兆瓦级直驱永磁机型,发电量增加,度电成本下降,全功率整流后电能质量优化。而华锐风电首批3兆瓦大功率风机安装于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为国内上网运行的最大功率机组”。

  通过风机国产化项目,使国产风机具有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据测算,同一技术档次的风机,国产比进口价格约低20%,比国外品牌在国内设厂价格低10%。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海生预计:“国内产品在价格、售后上将具有明显优势。在2008年新增市场份额中,内资合资企业已占据了风电整机市场75.6%的市场份额。随着风机的规模化发展,国内风电设备企业技术将逐步成熟,产业链趋于完善,2009年内资份额将达83%”。

    未来并购猜想

  “严重过热只是表面现象,产业过热不等于产能过剩,实际上质量过硬的大功率风机还是供不应求”,李冶强调,“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加速行业整合迫在眉睫”。

  近几年,中国已出现风电机组整机企业一哄而上,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的局面。很多厂商由于尚处于小批量或样机阶段,几乎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无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的小企业而言,前景将十分艰难。

  记者了解到,德国在2002年之前有近50家风电整机制造厂,在大规模的行业并购重组之后,只剩下12家左右。世界其他风电大国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国外经验进一步印证,风机产业的大规模整合在所难免。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曾用“惨烈”二字来描述风机制造业发展过热导致的竞争加剧——在70多家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中,仅前3名企业的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对于金风科技而言苦练内功、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风机市场出现白热化竞争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沈阳远大集团董事长康宝华告诉《中国投资》:“2009年风电行业将呈现出整合洗牌的格局,存活下来的企业将更加强大。”作为世界幕墙行业龙头的沈阳远大集团,是风机领域的一员新兵。今年,它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机组已在辽宁康平风场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康宝华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迫使美、日、德等国的一些跨国公司,缩减开支,撤离中国的风电行业。但金融危机也是一次市场和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为中国企业拓展市场和发展产业提供了商机。“3年之后,我们风电项目的年产值将达到30-50亿元”。

  炙手可热的风机市场将开展怎样的角逐?陈华认为:“整机企业之间的水平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较弱,此类收购发生的概率较低。除非是跨国收购,可以帮助收购方迅速进入目标市场,例如Suzlon收购Repower。我们认为,整机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垂直整合可以确保零部件的充足供应以及整机产品性能的提升,前期Suzlon对Hansen,以及Siemens对Winergy的收购均属此类”。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对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或许有利于国内企业更快地获得先进风机完整设计制造能力”,刘江啸表示,“我们希望国内有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技术整合机会,用更短的时间形成设计、关键零部件研制能力,为今后国内低成本高效率发展风电打下良好基础”。

  他还建议:从过热无序走向集中,正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是很痛心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国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更加有效的领域、或者是投向业内较高效率的企业,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此,李冶表示:国家正在通过制订严格的技术标准推动市场整合,同时加强对风电装备行业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优势领军企业对产业进行整合,为兼并重组提供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