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革委等部门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行具体的落实,再次指出多晶硅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和风电设备一样,两个领域“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
不过在股市里,新能源概念依旧火热,投资者习惯跟风炒作概念。但新能源投资过热的征兆已经显现,投资者要谨防新能源投资陷阱。
为新能源建设降温
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等部门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行具体的落实。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风电、多晶硅等新能源行业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并要求地方和政府部门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对新能源产业而言,这已不是官方“警钟”第一次敲响。8月上旬,工信部发布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指出,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向新兴产业特别是风电和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蔓延,必须刹住重复建设。
在日前召开的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再次强调,国内新能源产业相对过剩,是低端生产商盲目发展和各地政府一哄而上共同造成的。
新能源已经阶段性过剩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光伏企业已经倒闭。可是,全国“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份已超过17个,还有一大批项目在建或即将建设。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0万吨,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
对于出现在风电整机制造行业和多晶硅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能重复建设现象,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下供需失衡带来的暴利所致。以风电整机行业为例,在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近三年来中国风力发电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速均在100%以上。
下游需求的迅猛增长给风电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充裕的订单,也使风电设备的毛利率稳居发电设备制造业之首。量价齐升的产业背景不但使已经进入的商家收益颇丰,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厂商进入。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削弱,投资者需谨慎
由于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川投能源10月13日发布业绩预报,预计2009年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1.25至1.38亿元之间,同比下降61.52%-57.52%。
一些熟悉国际国内新能源开发现状的专家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中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石元春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分析认为,这一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硅材料提纯技术,全靠从日本和德国进口。2006年之前,上述两国只愿意提供多晶硅材料,从中赚取高额利润,2006年之后却突然同意向中国输出相关技术,技术转让经费大幅下降,太阳能光伏企业在中国迅速呈“遍地开花”势头。
针对这一变化,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认为,硅材料提纯就是对化石能源进行加工,是典型的重“终端环保”而轻“过程污染”,其背后隐藏着跨国公司联手扼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阴谋。中国一旦同意从2012年开始履行《京都议定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责任,联合国不会对中国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进行补贴;相反,中国反会因为太阳能光伏生产线属于高耗能产业受到罚款。
一方面是大量企业迅速上马新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企业以超低价参与定价竞争。不久前,在国家能源局主持的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招标过程中,某公司甚至报出了售电价格为0.69元每千瓦时的投标价,这一价格不仅远远低于目前光伏发电行业每千瓦时3元钱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