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上午,由中国林科院与瑞典农业大学共同举办、中国林科承办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林科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发表主旨报告。
因临时紧急公务,李育材副局长未能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后,中国林科副院长刘世荣代其作了《中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的主旨报告。午间,李育材副局长赶到中国林科院,会见、宴请与会代表并致辞。他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与瑞典农业大学的友好往来和合作交流,感谢瑞典农业大学对我国林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并向纵深发展。
主旨报告指出,作为发展中大国和负责任大国,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林业局去年启动实施了由李育材副局长牵头负责的国家重大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林业适应对策”。项目主要研究我国主要林区气候变化趋势与森林的气候学效应、森林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实证观测与分析、中国森林碳储量/通量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分布和生产力的影响,提交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林业对策和国际履约对策。项目从技术和政策多个层面切入,自2008年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结合项目研究成果,主旨报告就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论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的林业地位、我国林业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和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三个方面的内容。
主旨报告指出,2009年11月6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确定了5项基本原则、3个阶段性目标、22项主要行动。5项基本原则是:坚持林业发展目标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相结合,坚持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相结合,坚持增加碳汇和控制排放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减缓与适应相结合;3个阶段性目标为:到201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4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32亿立方米,全国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较大增长;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比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7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森林碳汇能力保持相对稳定;22项主要行动中,15项为林业减缓气候变化,7项为林业适应气候变化。
主旨报告最后指出,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中国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中国林业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要通过实施林业行动计划,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与作用,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活动,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