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清洁发展机制 » 正文

关注气候变化 聚焦低碳经济

日期:2010-02-25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02/25
16: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已落下大幕,但气候变化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关乎人类的生存,几乎每个地区都无法逃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持续影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虽未达成各方满意协议,但向低碳经济的全面转型却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的中心任务之一。在此前的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将我国单位GDP 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今后中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此前,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承诺将在2020年显著降低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十一五”计划也要求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中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让我们意识到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将成为下一轮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将重新定义至少未来一两代人时间内的全球经济结构。同时,受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原有的增长方式必须进行调整,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经开始,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以新能源的开发和高效使用为核心的这场革命,究竟将把我们带进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它将如何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巨变面前,企业和机构如何应变求存并乘势而起?个人如何适应即将来临的低碳世界?为了适应这个新世界,哪些固有的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根本而言,绿色低碳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新的生活时尚。

    从去年北京奥运期间公众广泛参与的绿色出行,到上海倾力打造的低碳世博,从限塑令到芮成钢、周迅等公众人物个人购买的碳减排指标,低碳生活方式已经吸引了公众越来越大的热情。对于全球商界,低碳也是目前最大的主题之一。苹果公司在绿色和平组织的压力之下,前不久发布了自己2008年度的碳披露报告;GE 则通过绿色创想战略,成功地从绿色业务中掘金;几乎所有的顶级金融和服务机构,都新设立了新能源、环境与气候业务部分;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则开始把碳排放指标纳入供应商选择标准之中。而所谓的绿色公司,也开始在中国成为企业界的时尚。“今后评价企业的标准,除了盈利水平之外,碳排放指标也会成为一个紧箍咒,高排放的企业及其产品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而明天的企业领袖则会从那些顺应低碳经济潮流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企业全面变绿将势在必行。改善环境问题,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制,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熊先生说:“低碳经济是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我坚信,在经济危机和气候危机带来的双重挑战面前,我们主动应对比被动应付好,早动手比晚动手好。我们必须迎接这个挑战,把握这个机遇。”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