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正在试图以发展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选择。
据预测,未来40年将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由于目前我国仍面临着低碳和零碳核心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方面的难题。如何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则成为摆在中国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小琳日前在两会上指出,我国应当寻求最优的减排路径,统筹技术进步、政策和资金投入,努力谋求在巨大成本下最高效率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经济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李小琳指出,新能源的发展必须关注能源的供应、运输、储存和消费这一产业链所有环节,具体的途径则在于,要减少排放、提高能效、清洁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方面。
她指出,由于主要电源形势——火电厂消耗的原煤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50%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0%以上,所以电力能源企业需要在我国发展能源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结合电力行业的情况,李小琳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制定发展新能源的“国家方案”以及阶段目标与优先行动的发展路线图,并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等相衔接,形成一个国家宏观层面的可操作的经济发展蓝图。
二是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以新能源的发展来实现生态文明的加快建设。尊重自然,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
三是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由于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瓶颈。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以实现产业结构、能源发展、技术支撑、生活方式的低碳化为目标,加快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开展低碳示范项目建设。
四是加快电力能源领域的改革。相关部门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规划、投资、研发、生产、消费、生活各个环节,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效率提高的价格机制。
五是加快制定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刺激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引导、支持和规范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投资,从产业政策层面,保证给社会带来动力的同时,促进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是加快实施生态工程,包括“城市化和低碳化”并行发展的战略等,建立起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公民行动的三方行为意识体系,使得生态文明理念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一以贯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