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时间,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市场环境、上网电价立法、科技创新等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官员说—— 刘琦:改善新能源产业政策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说,今年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改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出台,将会对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透露,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我们正在根据这部法律的要求,抓紧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对地方规划进行管理和监督。”刘琦说。
刘琦介绍,规划包括,确定规划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调动及全额收购实施办法,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刘汉元:上网关键是电价
全国政协常委刘汉元说,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制订和实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显得尤为迫切。
刘汉元建议,我国可借鉴欧美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采取“基本电价保底收购”的方式,要求国家电网对太阳能发电,按补贴性的上网电价全额收购,并从法律的角度去执行这些法规。
老板说—— 王玉锁:光伏装备要国产化
全国人大代表、新奥集团董事长王玉锁说,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他说:“解决光伏发电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上游电池生产和下游系统集成的成本下降,其中上游生产环节是最重要的因素。”
王玉锁认为,较为可行的途径是通过推动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国产化来带动电池生产工艺的优化,为此,他提出:一是加快建设国产化装备开发基地。建议国家选取已经成功运行先进生产线的企业生产基地,建立装备国产化开发基地,由领先的太阳能生产企业牵头,利用其工艺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开发生产核心设备,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联合重点科研院所开发下一代产品技术,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开发专项基金。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太阳能装备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是支持国产装备的示范应用。一旦装备国产化的技术开发取得突破,国家对使用国产装备进行太阳能电池示范生产的企业,从产品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创造出有利于国产化装备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
业界说—— 赵景光:5年后新能源汽车占15%
北京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赵景光说,2003年7月福田汽车成立了客车公司。客车项目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开发研制新能源客车。当时,欧Ⅱ排放标准刚刚开始执行,福田人把客车的品牌确定为欧V,寓意是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满足未来一切排放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在福田汽车组建了一支由300人组成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并加大了对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投入,投资6亿元建设了国内商用车企业第一家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这为福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由于福田汽车的战略眼光超前,当国内大多数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方面还处于样车或示范运行阶段时,福田汽车已经捷足先登,成为了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商品化的企业。随着福田混合动力客车在国内市场的成功运行,美国、泰国、波兰等国也纷纷采购福田的混合动力客车进行试运行。
除了成功推出新能源客车绿色车型之外,福田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未来的发展也做出了系统规划,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并将陆续推出卡车、MPV、轿车等新能源车型。
目前福田汽车已在新能源整车、电池、电控开发等新能源的主要领域实现了突破。未来计划建设的几个新工厂将主要投放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福田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将占到总产量的15%左右。
安迪帕尔默:发展电动汽车关键看政策
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安迪帕尔默说,日产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与其他企业相比,在电池、总成等等关键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不像其他企业只专注于一款车型,日产将依托现有的V平台,有很多后续车型会不断推出,市场涵盖面更广,后劲更足。
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与日产合作,并且提出了很多鼓励发展电动汽车的奖励政策,比如,爱尔兰就给使用日产电动车提供1000欧元的奖励,另外,汽车租赁公司也在积极争取与日产合作,引进更多的日产电动汽车。日产基本上都是根据各地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2010年前还不会大规模生产。
日产电动车进入中国的速度要看政府,主要是政府如何奖励电动汽车以及如何建设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国市场与欧美同等重要,日产将积极在华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但这要看政府政策。尽管目前中国客户有购买电动汽车的需求,但如果我们一年卖了几千辆,而政府的奖励政策、设备、基础设施跟不上,那简直就是灾难。不如走一步看一步,消费者要多少,政府奖励政策给多少,日产再选择卖多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