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清洁发展机制 » 正文

亢旱十年?!6年前美国曾预测了中国气候变化

日期:2010-03-25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03/25
15: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GBN的报告中,引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用来支持其预测的科学依据。第一个科学依据,就是通过对格陵兰岛冰芯样本的分析,对历史上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细致回顾。他们发现,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突然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比如气温突然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会很长。  

  根据GBN报告中的资料,历史上曾经有3次这样的突变。

  第一次突变,是发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这次突变开始的几十年里温度下降了约5华氏度,迅速降温过后,随之就是持续了1000多年的冷干天气。

  第二次突变,是发生在8200年前的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严冬事件”。这次突变,使得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生产急剧下跌。

  第三次突变,是在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阶段,通常叫做“小冰期”。它带来了严冬和气候突变,对欧洲的农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陵兰海岸结冰,阻止了商船驶往格陵兰,并且使得渔民在整个冬天不能捕鱼。农民被迫屠宰那些营养不良的牲畜,鱼、蔬菜和谷物供应不足。据统计,这次突变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GBN报告通过类比的方法认为,现在气候的发展也是全球气温逐年升高,而且升高的趋势和历史上的几次突变比较相似,所以就存在着突变的可能性。”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