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之前,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已经率奥巴马政府首个内阁级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推销”新能源技术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然而,目前从宏观看,美国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已从积极变为消极。中国社科院财政经济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分析认为,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在美国内外都有阻力,利益集团随时会采取各种手段封杀新能源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时代”还远未到来。
利益集团阻力
美国曾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很积极。奥巴马上台之前,其智囊班子就为其制定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基本思路———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去年,美国众议院还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但此后美国态度改变。去年11月,美国决定2020年的减排目标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在此后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美国的态度也让各国大失所望。
为什么奥巴马的态度从积极变为消极?
“原因很多,最直接的是因为奥巴马在2009年的政治任务要通过医改法案,而清洁能源法案不可能与医改法案同时在参议院通过。”在19日于济南举行的山东国税大讲堂上,裴长洪分析说,更何况,清洁能源法案在其国内遇到的阻力更大。
裴长洪认为,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在美国内外都有阻力,主要是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和石油出口国的利益。“与信息技术经济和房地产金融不同,石油垄断集团是新能源经济的天敌,一旦出现利益冲突,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封杀新能源经济,甚至控制其技术。”
实际上,新能源领域很多技术由垄断集团控制。包括生物质能源、美国的玉米(1974,19.00,0.97%)炼乙醇技术等,很多是石油垄断集团在研发,新技术并不在新企业手里。
此外,美国至今还缺乏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长的机制,包括风险投资、技术转让、成本补贴等一系列经济杠杆手段。而且投资于技术创新风险大,使得垄断资本更愿意投资于稀缺资源开发,以及可以不负担投资失败责任(如金融创新)的领域。
因此他认为,在奥巴马的任期内,美国以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战略性产业将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不可能很快取代原有的制造业,更不可能很快改变原有的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
低碳概念过热
而在中国,“低碳经济”概念则被炒得火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
去年,我国是世界上新增风能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现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风电装机容量连续第5年实现100%增长。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有近1/3来自中国。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目前约为2000万千瓦,但无法“上网”一直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风电不稳定,刮风的时候发电,不刮风不发电,价格还比传统燃煤发电要贵。而最大的问题是用了风电以后,电网线路要改造。”裴长洪说。
由于风电上网难,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总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而弃电近3亿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也并非绝对的低碳产业。“太阳能发电过程环保,但是多晶硅的生产耗能很大。”裴长洪说,即使在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先进的德国,太阳能发电也只占全国用电量的2%。
“在中国,理论界、学术界都在炒‘低碳’,认为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生态经济要取代工业经济,这个话说早了。”裴长洪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关系到国内经济建设。从美国看,清洁能源有一定发展,但也不是马上就代替原来的工业体系,并且改变国际分工。“中国和一部分国家仍然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生产者、供给者,中国世界生产大国的地位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