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与环保密不可分,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
前几天,一位出差到大庆的张先生说,大庆的天气真清爽,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同感者不止张先生一个人,就连大庆人也越来越愿意到室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1980年,大庆遭遇30次沙尘暴天气,而2009年只有1次,在这骤减的数字背后,大庆油田环境保护工作功不可没。大庆石油人认为:资源采掘型企业,必须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是社会责任,是发展要求,是长远大计。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高度,大庆人在盐碱滩上建起了一个环境友好、生机盎然的绿色油田。
服从环保的大局观
多年前,如果石油大军挺进扎龙,那里就不会成为国家重点自然环境保护区,人们也不会看到鹤舞蓝天的美景。
3年前,大庆油田投入巨资,一次性封堵了100多口油水井。所以,嫩江安然无恙,茂兴湖渔场依然兴旺,周边百姓没有受到环境带来的威胁。而这一切,都是在安全情势下所作的选择。
大庆人的环保思想已渗透到各项决策和各个环节中,在利与义之间总是把服从大局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近几年,尽管大庆油田面临一系列矛盾和困难,却始终舍得投入,花大力气进行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先后建立了科学完备的HSE管理体系、国家级环境监测评价中心、国内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示范区。60多座污水处理站、600多公里的污水调水管网、每日3万立方米的长垣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站、每日20万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在这些巨大的投入背后,不仅是为了改善油区环境,而且是为了大庆建设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清淤、截流、引嫩,乘风湖、碧绿湖、东风湖,各个清澈秀美。几年来,大庆油田对区域内46个湖泡进行了专项治理。
在大庆油田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大庆人的齐心努力下,过去的盐碱地,今天成了绿地毯;过去的咸水泡,今天成了百湖城;过去的沙土道,今天成了宽敞路;过去的转盘道,今天架起了立交桥。大庆已成为令人向往的石油之都,闻名全国的魅力城市。
绿色施工的好习惯
在一个拥有8万多口油水井、地下管线纵横交错的大油田,每口井漏一滴油,环境所受到的威胁都是巨大的。因此,大庆油田从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入手,常年开展绿色站库、绿色施工、清洁生产单位评比等活动,很多单位都总结出清洁生产操作法,在具体生产实践中,时时以环保优先,处处讲究清洁生产。
就拿井下作业这个行业来说,大庆油田每年作业、洗井6万多井(次),地面建设施工现场320多个。为避免作业过程中排放的油、水污染环境,每次施工前,作业工人都在地上铺好防污布,在四周围上编织袋,周边的树木、设施都用彩条布包起来。配备污油污水回收装置,建设注水井洗井回收间,降低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无论坐落在马路边、小区内,还是方圆百里的旷野中,数万座油水井都很清洁干净,所属10余个采油厂全部实现无油污采油厂标准。
当绿色施工成为一种习惯时,这种习惯便跟随主人去造福他乡。大庆石油人就像绿色天使,走到哪儿,就把绿色留在哪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个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地下发现了黑色石油,地面却依然绿草葱茏,井架和牛羊成了伙伴,石油人和蒙古人也成了朋友。喷香的奶茶和洁白的哈达,就是草原人民对石油工人最好的感激和馈赠。
环保治理的大气度
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必须以自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构筑一个文明共促成果共享的大家园。
很难想象,在大庆这样的盐碱滩上,种植一棵树要12道工序,成活率也很低。近年来,大庆油田全面启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萨中、萨南的乔木和灌木,萨北、杏北的草坪和花卉,在大庆石油人的手中逐渐高大茂盛起来。北起采油六厂,南至采油五厂的主要产能区域生态改善工程紧锣密鼓,自然水洼清淤扩容,天然草苇自然生长,油田用地恢复植被,石油人把绿树种到了矿区的每个角落,挡住了西北风口,盖住了干裂土地,竟然使大庆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大庆市委领导坦诚地说:近些年来,在大庆油田的支持下,大庆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目标迈进,先后获得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个个“花园式”站队,一座座美丽广场,一栋栋气派高楼,一条条宽敞大道,一项项改造工程,绽放着和谐的美丽。此时,大庆建设者正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加紧建设又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到今年年底,老居住区环境综合整治、偏散矿区的供热燃料调整、生活污水截流改造等工程完工,大庆又将在变化中增添几许美丽。
50年来,大庆油田在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创造性地保护了生态文明,使昔日“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的大庆,成为全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