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新兴能源规划破题之惑

日期:2010-08-12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丁玲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08/12
07: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规划

  新兴能源规划在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能否赶上产业变化的节奏仍是个问题。

  备受关注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7月20日,在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江冰表示,目前“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

  江冰称,规划不仅包含了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比如洁净煤和智能电网、分布式用电车应用新能源等技术。规划期为2011~2020年,预计规划期内将累计增加直接投资5万亿。

  消息一出,随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未来,“规划”的实施将对能源企业以及整体的能源产业发展和调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能源阵痛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规划”的实施对一些传统能源企业还是会产生短期的阵痛。

  “我们公司在一条完整的洗煤线上投入了很多钱,公司还一度因此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山西一煤矿公司总经理王林告诉记者。

  无疑,许多传统能源企业在投入清洁能源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资金成本。

  “在短期内,规划的实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传统能源企业需要在治污、减排方面投入技术和资金,从而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周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规划”有助于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企业在清洁生产和能源利用能力上都将得到提升,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污染。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对记者表示:“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压缩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利润空间。”

  “规划”将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相结合,也体现了能源发展需要配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林伯强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明显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经济发展方式必然需要转型。

  规划明确了对传统能源升级改革的支持。事实上,许多能源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已经开始涉足新兴能源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连重机厂的传统产品——钢铁、矿山和港口机械的订单减少了60%,但是由于其风力发电的订单增加了200%,大连重机厂2009年的产值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些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开发新能源技术。比如上海电气、行天、天威等能源企业原来都是做传统能源工业的,现在都开始涉及新能源领域了。它们从做传统能源设备转型生产新能源设备,企业的利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较大的提高。”周元告诉记者。

  他还表示:“近几年,不仅一些传统能源企业涉足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一些非能源行业比如纺织行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转型后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内最大的出口型家纺企业之一——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孚日集团)于2009年成功增资113万美元参股德国约翰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后,孚日集团所持约翰纳股份由11.8%增加到12.35%,并开始全面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其支柱产业由纺织转向太阳能光伏。

  实际上,不只是孚日集团,有很多纺织企业都开始向新兴能源产业扩张,比如华芳纺织投资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人们熟知的杉杉集团也早已涉足锂电池领域。据杉杉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其2009年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7.76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6.67%。

  新兴能源受宠

  近来,“规划”在未来10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的消息传开后,资本市场A股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呈现上攻趋势。以金凤科技为代表的风电企业在新能源板块的上涨中有不俗的表现,从7月16日的15.86元/股,一路飙升至8月4日的18.47元/股,涨幅竟达16.5%。

  周元对记者表示,对于新兴能源产业而言,规划是一个绝对利好的消息。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印证。“目前,资本市场上风电、光伏企业比较多,像金凤科技、尚德太阳能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他补充道,截至目前,新能源板块的表现都比较好,这与新能源规划及国家相关政策有很大关系。

  不难想象,“规划”的申报、获批、实施,还会使资本市场再生波澜。但是,目前“规划”处于国家审批阶段,还没有实施。对于企业而言,“规划”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资本市场上的利好拉动能否影响到实体企业,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它的实施对我们企业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政策。”无锡一家太阳能企业总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国家整合产业行业发展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会不会对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造成威胁,现在还不能肯定。”

  一位资深投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对一些新能源企业而言,‘规划’的实施有助于行业的整合,缓解行业的无序竞争,并使企业从中获益。有序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抑制能源领域产能过剩,更有利于能源产业的振兴。”

  立新遭遇多难

  现阶段,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林伯强表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能源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需要从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耗能方式转变。中国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新能源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难题。

  林伯强指出,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电价。新能源除了核电之外,天然气、风电、太阳能费用都较高,要增加利用率就必然增加能源成本,增加能源成本就要涨电价,电是最基本的能源,每个人都要用到。但电价受政府控制,较低的电价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也减小了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而新兴能源发展的技术难题也阻碍了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周元告诉记者:“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国家智能电网的问题。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如风电,风力大的时候发电较多,风小的时候发电就少;太阳能白天发电多,晚上不发电。如果智能电网的技术解决了,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届时,新能源产业就会有比较快速的发展。”

  此外,我国的新兴能源产品主要依赖国外市场,也是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企业产品完全依赖出口,风险是很大的,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使全行业受到打击;正因为我国的新能源产品严重依赖于出口,导致国内新能源利用率极低。因此为了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我们发展国内市场。

  据周元提供给的一份资料显示,太阳能光伏行业目前国内产量占世界的60%,但国内市场消化只占我国产量的1%~2%,98%以上用于出口。

  与欧美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新兴能源发展基本上依靠国家投入。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品成本较高,没有国家对市场进行的规划和补贴,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虽然我国新兴能源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新能源成了世界各个经济体的共识,中国也不例外。

  “从国际社会来看,尤其是哥本哈根谈判以后,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对传统能源进行改造,减少碳的排放。”周元对记者分析,“此外,各国发展新能源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正面作用。从国内来看,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必须要改变,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境。”

  此外,企业大量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新兴能源是可再生资源,而且比较清洁,发展新兴能源有利于我国的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而且,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新的增长点。“新兴能源产业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周元表示。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的常规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都比较高。所有的工业革命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比如,之前的IT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行业以及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显效成疑

  在今年的能源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对“规划”的预期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表示,“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少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然而,业内人士对此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共赢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国书对记者表示,这个规划实际意义不大,它不过只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个差事。

  他认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也受到国际能源发展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期内,发展中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享有完全的碳排放权。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为此,在国际环境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的“规划”可能显得为时过早。

  对此,林伯强认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只做规划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不做规划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没有规划,企业的发展没有方向。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对企业有约束作用,至于能取得多大效果,如何实现规划,可能还需要其他政策来支持。

  林伯强认为,规划永远不可能全面,就算《京都议定书》提早签订,规划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因为产业的发展很快,况且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状况,随时都会有新的情况发生。

  我国的新能源只是近三四年才有了较快发展,核电、风电这几年装机容量增长迅速,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刚刚起步,市场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更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周元告诉记者:“不论是《京都议定书》将来的调整,还是哥本哈根共识,中国政府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不管发达国家是否出钱,还是能否享受到多少优惠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减少排放都是中国需要做的事情。”

  而对于未来规划实施的效果以及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林伯强认为,未来10年,能源行业不会有特别大的改革。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经济增长比较快,注定了能源结构的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伯强指出,能源作为生产资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GDP的增长需要能源作支持,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期的改革,国家会非常谨慎。所以近几年,国家的能源改革是比较缓慢的。

  周元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说:“像风能产业,短短几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在世界的排名到第三甚至第二了。如果智能电网问题能解决,新兴能源肯定会有较大发展。”

  提及新兴能源的发展趋势,林伯强表示,未来,新兴能源主要还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来做,因为国有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比如一些资金比较大的风电、太阳能项目都是国有单位在做。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的目标肯定是会实现的,而且这也是新兴能源发展的方向。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