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低碳”一词迅速升温,各地纷纷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掀起了一场低碳城市建设的热潮。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当前,我们更多需要的还是科学地、理性地看待、分析和研究这一现象。近日,记者就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问题,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副所长洪昌富。
建设低碳城市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记者: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在5省8市进行低碳城市的试点。此前,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对此,您有何看法?
洪昌富:这是一个好现象,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导下开展低碳城市的建设,这将对各地低碳城市建设产生引导作用。在此之前,很多城市开始标榜自己就是绿色城市、低碳城市。但是,到底什么是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很难评价。
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发展新能源产业,以为这就是低碳,实际上这并不完全符合低碳的要求。比如很多城市都在发展太阳能产业,从整个产业链上来看,是属于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但实际上这些城市更多的是从事太阳能设备的加工制造,多晶硅、单晶硅的太阳能集热板生产之后,更多的是出口。也就是说,新能源产业链中最耗能的环节在我们国家,真正的利用却是在欧洲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耗了大量的能源生产出产品让别人去实现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我们还被戴上了能耗全球第一的帽子。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近几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等一系列工作,就是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让我们不但成为新能源设备的生产者,还要成为使用者和推广者。
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先从产业着手
记者:目前,很多城市在着手制定低碳城市规划。传统规划里也有环境友好、环保节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你认为低碳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有没有区别?
洪昌富: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规划主要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布局、工业用地布局、交通等几大块内容。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强调的是如何使城市实现低碳。
我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应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产业选择上,不能走传统的道路,要选择低能耗的产业,在产业选择和布局上应做出更加系统的规定;二是在城市交通上,应做出更加细致的安排,包括交通形式的调整、就业与居住的平衡等。相对于传统规划,这些是低碳城市规划应当更加侧重的内容。
据我了解,目前,我们国家做低碳城市规划的城市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在做低碳发展的产业研究。真正做整体规划的比较少,在城市的某个新区做试点的比较多。就如同我们做生态城市规划。比如,中新生态城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城市,也只是天津的一个规模较大的以居住为主的新城;曹妃甸生态城也只是曹妃甸新区里的一个以居住为主的新城,其主要为唐山、曹妃甸工业区提供居住生活服务。这些新城功能都比较简单。
记者:您认为在做低碳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考虑哪些问题?
洪昌富:我认为首先应从产业着手。因为在耗能方面,产业是大头。我们国家现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都是粗放型的,主要表现就是产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等。发展低碳城市应首先从产业上选择一些高科技的、真正代表当前科技发展的低碳、绿色产业,将高耗能产业逐步淘汰,实现产业的升级。
其次,对北方城市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节能。因为供热产生的能耗在北方城市建筑能耗里占非常大的一部分。所以在建筑节能上,要从规划上进行一些指导,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促进新能源的利用,这也会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在交通方面,要研究什么样的道路网布局有利于引导民众低碳出行。发展城铁、轻轨、BRT等公共交通,这也是低碳城市发展比较重要的方向。
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走同样的路
记者:目前,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目标的城市遍布了我国的东北、中西部、东部沿海城市。您认为这些城市在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是否应有所不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洪昌富:肯定要有所不同的。我认为,100多个城市都说自己是低碳城市或要建设低碳城市,其实很多都是打着低碳的幌子,实质没有什么低碳的内容。只是因为低碳、绿色现在时髦,因此都在往上靠。
另外,低碳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需要提升产业结构、改善交通模式,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够像北京那样为了发展公共交通,采取票价打折的方式鼓励市民乘坐公交的城市并不多,很多城市没有这样的补贴力度。
政府想要建设低碳城市,是一个好的想法,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应该鼓励。但是,首先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研究,摸清城市的基本情况,摸清自己的家底,了解自己的特长,明确应该从哪里着手、应该怎么做。其次,要摸清发展方向,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走同样的道路。不能你搞新能源产业制造业,我也搞新能源产业制造业。现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
上海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之所以发展得不错,是因为有产业基础。其他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城市特点,走自己的低碳发展道路,不能不论适合不适合,都走同一条道路。这会给整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问题。
低碳不等于新能源产业。一个城市发展低碳一定要选择适合这个城市的产业和发展模式。新能源产业之外也有广阔的低碳之路,关键是要加强研究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