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能动态 » 正文

河南淅川农民用沼气池串起增收链

日期:2010-10-13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任振宇 杨振辉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10/13
10:0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走进河南省淅川县渠首蔬菜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俺们的大棚施肥、杀虫都用沼渣和沼液,产出来的是有机蔬菜,在城市的超市特受欢迎。”菜农冯树田说,今年他的8个大棚已经赚了6万多元。淅川县把沼气池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中,走上“畜—沼—果”、“畜—沼—菜”、

    畜—沼—电”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为农民串起增收致富的“金链条”。

    从2007年开始,淅川县大力实施“一建三改”沼气工程,县财政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对每座沼气池又增加400元补贴。同时,每年投入近10万元分片完善沼气建设服务网络。目前该县拥有大中型沼气工程2座、养殖场小型沼气池12座、户用沼气池28000余口,沼气使用率达85%。

    “猪粪、牛粪等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形成的沼渣和沼液,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生长素、抗生素类物质,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淅川县能源站站长张自群介绍说,该县积极探索,形成了“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渣和沼液还田—农作物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有效促进了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淅川县在丹江水库之间的鹳河两岸建立了6个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60家,今年又筹措资金150万元为各基地建设总面积1800立方米的沼渣、沼液贮料池54个,完善路、电等基础设施,全县无公害蔬菜大棚面积已达7000多亩。渠首蔬菜基地用沼肥取代农药、化肥,生产的黄瓜每公斤能卖到6元钱,是普通黄瓜价格的两倍。

    把牛粪转变成环保低碳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这是沼气池为淅川县农民串起的又一增收链条。上集镇丹阳奶牛养殖场有1000多头奶牛,年消化玉米秸秆近8万亩,如今,一座投资500万元、设计年发电能力128万千瓦时的大型沼气发电站正紧张施工,投用后可基本消化场内所产牛粪。在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场——金河奶牛养殖小区,投资400万元建成的100千瓦时沼气发电站今年8月已并入国家电网,预计年电力销售收入可达150万元。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