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河北张家口和新疆哈密350万千瓦风电机组设备招标在北京开标,两家上市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2.SZ,2208.HK,下称“金风科技”)和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MY.NYSE,简称“明阳风电”)投出了较低报价,把国产风机价格拉向新低,也将国内风机企业的价格之争引向高潮。
这次招标正值美国启动301调查之际,美方指责中国在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歧视外资。尽管此次招标对一些关键条款进行了临时调整,但外资风机制造商近乎集体缺席,仅有一家外资企业参与了投标,其报价也明显高于本土企业。
大容量 超低价
此次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于9月20日启动,涉及的项目共分两部分,分别是张家口坝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共14个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和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东南部风区(共10个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这次招标主要特点是“大”,不仅采购规模创下纪录,而且首次对风机的单机容量提出要求,被认为是我国风机制造业进入2.5兆瓦时代的标志性项目。据了解,新疆哈密200千万风电机组招标中,要求单机容量不低于2.5兆瓦,且设备投标方必须有300台样机通过240小时运行测试。张北150万千瓦项目招标,则针对不同风场,对设备提出了1.5兆瓦和2兆瓦以上单机容量的要求。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大幅度提高对单机容量的要求,是为了促进风电机组技术进步。在具备条件的地方使用大型风电机组,对于提高土地、风能等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最近两年,兆瓦级机组成为全球风电业的主流机型,我国风电企业也争相启动了大型风机的研制进程。不过受到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全国80余家风电整机企业中,目前研制出2兆瓦以上风机的企业,主要是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机、上海电气、明阳风电等位于第一阵营的制造商。因此,这次风机招标,主要是国内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之间的竞争。
据了解,在此次招标涉及的全部24个风电场中,共有12家企业投出177份标书。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机、上海电气、湘电风能参与了全部投标,10月1日刚刚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明阳风电则将重心放在了新疆哈密的10个项目上。
与我国以往进行的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类似,这次招标在评标中将综合考虑投标企业的技术指标、以往业绩、财务保证方案等因素,但价格仍是投标方能否中标的关键因素。2008年以来,在特许权招标的拉动下,我国风机报价不断下降,到去年年底,国产风电机组市场价格已从2008年初的6200元/千瓦左右,下降到每千瓦5000元/千瓦以下。
据日前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分析,国产风机市场售价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国产化程度提高、原材料价格下降、运输成本降低、规模效益加大等,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企业为了在项目招标中中标,违背市场规律不惜降价,引起其他企业跟风。
这次招标将国产风机的报价拉向新低,风机企业的价格战进一步激化。以往在报价方面较为谨慎的金风科技,此次大举出击,在河北张家口的多个项目中报出了全场最低价3.81214亿元/10万千瓦,折合3812元/千瓦,这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型风机中的最低价格。
在新疆哈密10个项目的招标中,明阳风电成为最低价的创造者。该公司在10个项目中使用3兆瓦风机投标,均报出了8.241亿元/20万千瓦的最低价,折合4120元/千瓦。由于国内2.5兆瓦以上风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造价短期内难以大幅下降,明阳风电的这一报价,被认为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
明阳风电参加开标仪式的一位高层婉拒了采访要求。
外资缺席
这次招标开标前夕,美国启动了主要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301调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政府提交的申诉材料中,指责中国政府向国内风电设备企业提供了大量补贴,并在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采取了歧视外资企业的做法,尤其是规定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条款,导致国外风机设备对华出口量和在华市场份额的大幅下降。
2003年以来,中国共举行了5批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1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和3批风电设备招标,外资企业2005年前曾赢得3个项目,但此后从未中标。2009年底,70%国产化率的规定已被取消。
曾在中国风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资风机企业,在过去几年中被中国企业迅速赶超,其竞争优势正在趋于弱化。2005年以前,国外品牌在中国风电市场的份额达70%以上,2009年下降到13%左右。而国产品牌的新增市场份额,则从2004年的25%上升到2009年的87%。考虑到301调查中的相关职责,此次350万千瓦大型风机设备招标中,取消了对有过中标经历的企业进行加分的条款。此外,招标文件中对风电机组要有国内运行业绩的要求,也被大幅放宽。
不过,绝大部分外资企业依然没有参与这次招标,仅有歌美飒(天津)风电有限公司一家外企制造厂提交了一份标书。在尚义补龙湾10万千瓦风机招标中,该公司的报价为5.67亿元,而国内企业的报价均在4亿元上下。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此前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的风电招标对国内外企业一视同仁,外资之所以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相较中国风电设备供应商而言,尽管其在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上有一定优势,但价格比国内企业报价高出1000多元/千瓦,在售后服务的及时和快捷方面也不具优势。
例如,在2009年的内蒙古/河北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机组设备招标中,国外企业的报价均在6800元-7600元/千瓦左右,国内企业的报价则为5300元-5500元/千瓦。一个2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如果采用国外设备,投资额要高出3亿元以上。再加上维护检修及备品备件等成本,国外机组的综合成本要明显高于国内机组。
风电开发商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则表示,目前国内风电开发商在评标时,最为看重的指标是“度电成本”,它综合了风机的技术、价格、服务等各种因素。外资的度电成本偏高,很难在竞标时胜出。
“无论标书怎么改,外资都很难具有优势。”上述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