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青海科技积极支持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经济,为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一、重大科技攻关软课题研究取得进展。完成了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GW级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研究组结合青海省能源、电力、工业、经济、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无电人口分布等情况,对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经济评估和综合效益分析,提出了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发展建议。研究表明,青海省发展光伏产业综合条件全国最优,发展GW级以上超大规模荒漠光伏高压并网电站可性且必要。并对本省的太阳能发电作出了大胆展望,在青海省发展太阳能发电,可以作为全国能源基地,为西北、华北及至全国提供清洁型电力。从权威的角度在全国层面奠定了青海省发展光伏产业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硅材料生产工艺相关技术研究取得成果,企业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亚洲硅业青海公司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氢化炉、高效尾气回收系统、大型加压还原炉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并在科技项目“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工艺研究”、“高纯硅沉积和晶体生长集成化工艺研究”、“纤维膜形成络合物的方法提纯三氯氢硅”的支持下,攻克了多项多晶硅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低能耗还原、工艺闭路循环、四氯化硅处理问题等,形成了节能闭路循环生产工艺,使副产品四氯化硅转化为中间产品三氯氢硅并送回还原炉进行多晶硅生产,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传统多晶硅生产中大量四氯化硅废液处理及污染问题。这些技术难题的攻克使青海省的多晶硅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举迈上了国际水平。青海华硅能源公司通过不断加强提升工艺水平的研究,并在“青藏高原太阳能级单晶硅生产用18#热系统优化研究”、“太阳能级单晶硅生产用籽晶的研制” 等科技项目支持下,目前生产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太阳能利用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2005年,青藏高原地区第一座并网示范电站----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示范项目“10KW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该地区光伏并网示范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又组织实施了一批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采暖等科技示范项目,其中,由青海新能源集团和日本NEDO机构合作的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00kW并网光伏电站实证研究项目系全国首座高压并网电站,其采用的双层电容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青海省又组织申报国家“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项目。青海省已纳入上述两项国家支持的项目共计9个,总规模约27 MW。目前,全省已经立项的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结合的确系统装机总规模为1200KW。2009年,通过省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共计10个,这10个已核准项目的规划建设总规模达397MW。
组织实施了青海湖高原生态节能建筑试验示范工程,试验示范建筑采用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新型材料,并利用太阳能技术提高集热蓄热效率,试验示范建筑区内配置光伏发电、生物质气化炉、沼气、太阳能风光互补路灯等。项目包括10户牧民住房两种模式,采暖能耗节能率分别为50%、90%。
四、独立光伏电站、户用光伏系统及光伏照明产品的科研水平取得新突破。主要开展了“独立光伏/风光互补电站运行监测”、“太阳能半导体照明产品开发”和“小功率光伏电源控制逆变器研究”等。2009年5月,青海新能源集团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成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首批243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之一,也是当年度青海省唯一被科技部认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
五、科技发展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去年,青海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共建“青海太阳能综合研究与示范基地”协议》。青海省与中科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联合,共同构建集资源、技术和资本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太阳能规模化利用创新战略联盟,加快青海省国家级太阳能综合研发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了锡铁山10MWp光伏发电科技示范项目。同年,科技部授予青海新能源集团“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为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搭建了走向世界的大平台。2010年1月,西宁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科技部批准,成为全国被认定的7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
六、重大科技专项稳步推进。开展了“青海10MWp荒漠光伏高压并网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和“青海玉树2MWp光/水微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两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论证;其中,“2MWp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科技示范项目”已启动,项目计划在青海省玉树地区建设一座2MWp光伏电站,与当地现有水电站结合,形成2MWp光/水互补微网发电系统。通过该项目实施,研究并掌握光伏微网型控制逆变技术,研制500kW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500kW高效DC/DC充电控制器、光/水互补微网能量管理及电站自动化系统。该项目已经列入了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
七、风电产业开始起步。在风能资源利用方面主要是围绕测风等前期工作展开,2006年,开展了“青海省风电场选址报告”、“青海省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研究,初步探明了青海省风力发电资源概况,规划了29个具备建场条件、具有一定建设规模的风电场。2009年,青海省风能资源观测网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青海省风能变化将实现实时监测。该观测网由12座测风塔构成,覆盖了青海5个风能资源丰富区,其中2座100米测风塔,10座70米测风塔,涉及青海省4个州、地、市,实现了从地面到100米高空的风资料实时采集和资料上传。这一系统投入使用后,为掌握青海省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科学规划风电产业发展、做好风电运行和管理工作、提高风电资源的评价和风电场建设的设计水平提供科学服务,也为青海省今后风力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青海省的风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加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升温、风电技术成熟、发电成本相对较低等利好大环境的影响和带动,近两年青海省风电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至2010年,省内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的风电场预可研建设项目2个,装机容量分别为4.95万KW; 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的风电场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3个,装机容量分别为4.95万KW; 已通过相关部门核准的风电场建设项目1个,装机容量为4.95万KW。目前,青海省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09年3月,总投资达6亿元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主要研制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2009年底,在日月山建成垂直轴风力发电试验场,积极开展该技术与高海拔地区风况特点的适应性研究。另外,青海省也在积极开展除垂直轴型之外的其它风电技术与青藏高原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研究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