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强强联合快速降低光伏生产成本

日期:2010-12-01    来源:中国创新网  作者:中国创新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12/01
11: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

   11月18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总承包商中环光伏系统公司总裁顾华敏接受了媒体专访,并畅谈中国光伏产业链的热点问题。 
  
  谈及前段时间引发热烈讨论的美方欲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起的“301”调查,顾华敏说,美相关组织要求发起此项调查,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然成为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
  
  顾华敏认为,因为中国的光伏企业并没有享受特殊的政策,中国对光伏产业的补贴远少于欧美,“301”调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即使“301”调查最终成功通过,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中国的企业要利用这段时间练好内功。
  
  对于明年的中国光伏市场,顾华敏认为,在光伏市场还没有放开的时候,谈产能过剩都是相对的。谁也不知道十年之后中国的光伏市场到底有多大。明年可能会迎来光伏市场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但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产能过剩”,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来渡过难关。
  
  而对于此前国企完胜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顾华敏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此次投标13个项目中环光伏都有参与,其中九个单独竞标项目全部落标,另外四个都是和央企合作中标的。央企以低价中标可能也存在其合理性,我相信谁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可能从战略布局和国家政策导向上有自身的考虑。另外,此次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期为两年,可能他们对未来2到3年内的光伏市场有更加乐观的预期。”
  
  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协调成为国内光伏企业的通病。顾华敏认为,光伏作为新兴产业,受政策和各种因素影响较大,在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这个产业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这些危机面前,光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考验,产业链上的部分企业就没有能够过关。为了规避经营风险,大多数企业都选择纵向一体化的垂直经营模式,包括英利和尚德都或多或少的选择了纵向一体化。他说:“我和尚德、阿特斯、天和等光伏行业的巨头们在一起讨论更多的是产业链上的合作,就是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把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做到最低,质量做到最好。从而优化资源组合,发挥各自强项,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尽快实现平价上网。中环光伏就比较注重走专业化道路。”
  
  据介绍,中环光伏成立于2009年6月,是香港协鑫集团发展下游系统集成业务的重要力量。主要从事大中型光伏并网电站、小型并网/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咨询、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服务,以及逆变器、跟踪器等光伏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截止目前,中环光伏承建光伏电站容量接近200MW,投运容量超过35MW,其中于2009年并网发电的徐州20MW光伏电站是目前中国投运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中环光伏同时是《光伏发电场设计规范》、《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光伏发电三大标准主要编制单位。另外,中环光伏于今年2月在南京江宁区开工的“中环光谷”项目,将于明年3月正式投产。目前中环光伏正在酝酿上市,有望在2011年或2012年实现上市目标。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