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多晶硅生产能否冲出困境 关乎光伏产业发展

日期:2010-12-15    来源:慧聪网  作者:杜婷婷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12/15
11: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

    2005年以后,国内光伏市场迅猛发展,随着光伏产业发展步伐的加速,光伏企业对多晶硅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然而中国多晶硅市场供求却呈现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2009年国内多晶硅需求在2.3万吨左右,而实际产量在1.6万吨左右;预计今年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将实现翻番增长,达到3.5万吨左右,但今年的国内需求却已经达到5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面对巨大的多晶硅供应缺口,我国材料供应主要依靠进口。目前,我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晶硅依赖进口将非常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国内多晶硅生产存在的问题

    面对巨大的需求,国内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不得不从外部购买多晶硅,从而加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企业供应能力有限,只能看着眼前巨大的“市场蛋糕”却无权分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诸多瓶颈约束,限制了多晶硅的生产。

    1生产设备需要大量进口

    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期,许多国内光伏企业宣布扩大其多晶硅业务的产能,但多晶硅的一些关键生产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极大地推高了多晶硅行业的生产成本,这是国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限制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少部分企业,如江苏中能和塞维LDK,在多晶硅产能、生产成本和品质方面已经可以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而大多数企业实力依然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0%左右的多晶硅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出来的。同样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能耗过高,致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在成本控制上明显落后于国际多晶硅企业。大部分多晶硅厂商采用非纯正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不能有效地回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副产物,致使环境受到破坏。

    3相关部门的多晶硅产业发展规划较模糊

    业界与政府在关于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是否出现过剩的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议,多晶硅行业一直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另外,国家尚未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明确多晶硅行业新准入标准,从而引导技术水平先进、生产能耗低的多晶硅项目落地,保证我国光伏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多晶硅生产冲出困境解决策略

    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存在的众多问题,影响了多晶硅市场的供求,也严重制约了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如何摆脱这种困局?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多晶硅企业壮大发展规模。多晶硅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从国外多晶硅行业的发展经验看,大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通过大企业对技术和生产的持续投入,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第二,鼓励多晶硅项目在西部资源和能源丰富地区落地。多晶硅生产提纯的能耗较高,目前电力成本占据了多晶硅成本的30%~40%。我国西部地区石英储量大,能源和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实现能源的就地转换,提高能源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鼓励多晶硅企业兼并重组。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中多晶硅主要由7大厂家供应。而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在40家以上,一些企业存在能耗高、排放量大等问题。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的多晶硅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效益不佳、生产存在问题的多晶硅企业。

    第四,尽快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自国务院出台了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来,多晶硅项目的技改、新建、改/扩建等审批变得十分严格。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通过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明确多晶硅行业新准入标准。

    光伏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曙光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多晶硅作为光伏企业的关键材料,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对整个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