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有一个投资2.6亿元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即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去年一年就亏损近2000万元,但这并未挡住此类项目的建设热情。非但山东如此,国内已经投产的绝大多数生物质电厂普遍存在着类似情况,亏损严重。人们不禁要问:生物质发电要向何处去?
从无到有,到繁荣发展,再到如今因“资源危机”而引发的全面亏损,生物质发电完成这样的凄凉“转身”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在燃料成本高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政策扶持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几乎所有生物质发电项目都陷入了一投产就亏损的尴尬境地。生物质发电的悲剧,看似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2007年,生物质发电被贴上“极具潜力的发电项目”的标签后,国家电网以及包括凯迪电力、大唐集团在内的五大发电集团“赤膊上阵”、竞相上马,就已为今天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趋利是企业的本性,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顾实际、不讲科学地盲目趋利,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生物质发电恰恰就栽在了这上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又具有“变废为宝”的特殊优势,生物质发电的潜能,与其前景一样,令人炫目。但是,令人炫目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而生物质发电规模的“迅猛膨胀”与原材料供应的“停滞不前”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对生物质发电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硬伤”和最大的陷阱。
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原材料是秸秆、树皮等农林废弃物,尽管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这些原材料的数量却是相对固定的,且每年都是取之有限,并不像煤炭、石油等其他常规化石能源那样,在供应不足时,可以随时通过扩大生产的方式来缓解。所以,对生物质发电而言,要讲究科学布局,合理设点,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原材料供应因素。
反之,如果把新兴产业当成一个人人都能“淘金”的聚宝盆,无限制地盲目建设,势必会陷入“无米下锅”的境地。一边是利益驱动下不讲客观条件的扩张,一边是相对固定的原材料供应数量,当这种矛盾扩大到无可调和的地步时,生物质发电的梦魇也就“水到渠成”,无可避免地出现了。
以江苏为例,许多生物质电厂的投产时间相距不过数月,地域距离则更加接近。全省原来批准的生物质发电厂一共有28家,现在已投产的有11家,在建的还有17家。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生物质电厂,都毫无例外地以秸秆为“食”,“狼多肉少”,自然是谁都“吃不饱”,要么是限产甚至停产,要么是高价抢购秸秆,无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都难以逃脱“亏损”这一死结。
目前我国不少生物质发电项目还在建设中,如果这些项目陆续投产,燃料市场竞争将更激烈,收购半径长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将愈加突出,投产就亏损的尴尬将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