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基地建设规划不能只考虑自身,还要考虑与电网建设规划相协调。因此,风电规划是系统规划,不能仅站在风电产业的角度考虑问题。”1月22日,在2011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讲话中说,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应引起一些冷静的思考。
“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我国风电设备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从小型机组到千瓦级、兆瓦级以及更大功率的机组;“十一五”末期,我国根据发展海上风电的需要,开始研发和生产海上风电设备,以及海上作业需要的一系列成套技术,我国风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石定寰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系统研究风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风电场建成后,如何将电力输送出去,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石定寰说,我国的特点是大部分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在西部,必须要大规模地把风电输送出去,所以输送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中包括提高风电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我们不能只考虑到风电基地自身的风电场建设规划,还要考虑风电场的建设与全国电网建设以及与电网负荷的连接问题。因此风电规划是系统规划,不能仅站在风电产业的角度考虑。目前,风电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缺乏系统研究,而电力系统方面也缺乏对风电的研究和了解,因此还存在很多的难题需要共同破解。”石定寰建议,电力系统有关方面和风电产业界加强合作,共同研究。
目前,虽然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大,国产化率较高,但目前也存在比较多的质量问题。石定寰认为,在批量化生产时,需要提高机组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用户负责。“如我国的2兆瓦和3兆瓦机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功率相同但发电量差很多。此外,机组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如机组的监控和管理,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风电场和机组进行监测和控制等问题都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