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光伏电池组件 » 太阳能电池 » 正文

中国空调产业进入太阳能技术竞争时代

日期:2011-02-12    来源:环球财经  作者:环球财经

国际新能源网

2011
02/12
11: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太阳能 空调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一直厮杀在电器产品最前线的空调行业,就在竞争逐步达到白热化的时候,迅速开始向新的时代切换,能源的主角也将由电力转向太阳能

    2010年9月10日,首届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上,主会场日月坛大厦前日晷型的太阳能集热器,获得了远高于这座11层大厦的关注度。这部由皇明设计的太阳能空调,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中温时代开启的标志。

    一周之后,与皇明同处德州的另外一家太阳能企业——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也发布了自己的太阳能中央空调。随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包括力诺瑞特、海尔、美的在内的中国家电和光热产业巨头,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太阳能空调产品。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一直厮杀在电器产品最前线的空调行业,就在竞争逐步达到白热化的时候,迅速开始向新的时代切换。而在这个新的时代,能源的主角也将由电力转向太阳能。

    技术突破

    在太阳能光热应用领域,中国似乎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2009年,我国光热产品年产量突破4000万平方米,占世界的50%,保有量则高达1.45亿平方米,占全世界总量的70%。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飞速发展。

    但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大量集中于太阳能低温技术领域,即工作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下、以热水器为主要应用的领域。而对于工作温度在100摄氏度到500摄氏度的太阳能中温领域,我国的技术储备却并不丰富。而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太阳能中温技术,不但可以为太阳能空调、海水淡化等实际应用的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太阳能高温技术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九五”期间,太阳能空调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十几年的基础研究,加上最近几年各个企业的努力,从集热器到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材料上的创新,最终为太阳能空调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总裁李文介绍说。

    为了建筑美观,太阳能空调最核心的部件集热器大多被设计成平板形状,同时采用耐候性强的隔热膜阻断空气流通来提高了集热器的热性能。而在奇威特的最新产品中,集热器被设计成了抛物面的形状,以此提升太阳能的接受效率。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全时追日系统也被应用于太阳能空调。这种系统能够保证集热器保持良好的向阳角度,从而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一系列措施,最终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推上了新台阶,从而为太阳能空调最终取代传统空调奠定了技术基础。实验数据显示,奇威特的中央空调可以实现58%的光热转换率。这一数字,几乎是目前主流光热设备的3倍。在年平均日照时长3200小时,日照强度达到每平方米800瓦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电力中央空调,这一设计可以实现每年每平方米少用电417度,从而可以在三年半的时间内回收全部安装成本。

    成本的大幅下降,成为太阳能空调抢占市场的利器。

    “1000亿元的规模只是保守估计”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占全世界空调市场利用率的12%,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空调的大规模应用,也带动了中国建筑能耗的迅速上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已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7.45%。而目前的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耗能占6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研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

    在传统的电力能源时代,空调的普及还导致了我国季节性用电需求波动的进一步加强。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空调的大规模使用使电网压力激增;而到了冬季,空调在北方使用频率的迅速下降又会导致大量电力生产设备的闲置。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千瓦的电力设备专为空调服务,但其利用率却仅有10%。

    短期使用高峰与长期效率低下的矛盾,资源浪费与节能潮流的矛盾,在以电力为主的时代似乎已经无法克服。而我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则成为应用太阳能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光照时长与强度等主要指标都相当不错。太阳能空调的市场空间,因此被逐渐释放出来。

    “1000亿元的规模,应该只是保守估计。”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常树风预测。德州境内拥有包括皇明和奇威特在内的多家太阳能企业。未来几年,德州市政府计划投资50亿元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争取在2012年前形成超过500亿元的产值规模。而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院的同期研究也显示,未来我国将形成超过万亿元的太阳能产业规模,太阳能空调产业将在其中占很大比例。

    太阳能空调的国际市场同样十分巨大。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欧洲对于空调的需求量到2020年将增加10%以上,而在传统电力空调时代,这一增长势必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太阳能空调可以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避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国际国内市场的巨额需求,为太阳能空调勾画了美好的市场前景。自推出太阳能中央空调开始,各厂商的订单数量几乎一直都在飞速上升的过程中。奇威特的订单甚至已经达到5000台,占到其产能的一半以上。但对这些太阳能空调生产企业而言,新的时代对其的挑战,还远不止单纯的技术那么简单。

    行业巨头尚未出现

    出于造价、效率和工艺的考虑,中央空调成为未来太阳能空调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也使太阳能空调得以利用中央空调产业迅猛发展的东风,加速技术的成熟和进步。

    人民网对空调行业的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央空调的增长率和企业的毛利率在所有制冷行业的细分领域中均位居第一位,其29.79%的毛利率更是普通家用空调利润率的两倍,甚至超过了长期给人暴利印象的配件生产领域。同时,由于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及大工程项目投资规划中,很多项目的完结要在几年之后。处于项目下游的中央空调企业,仍有足够的空间去利用刺激政策带来的发展良机。

    更重要的是,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央空调领域,还没有出现真正的行业巨头。目前,我国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超过100家,但其中上市公司却不足10家。同时,上市公司也未能充分拉开与未上市公司之间的差距。这与家用空调领域的格局完全不同。在家用空调领域,两大巨头美的与格力在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排名第一的美的,其销售额甚至接近排名第三的海尔的5倍。

    竞争格局的存在,为拥有技术优势的后来者制造了机会。“家用空调是量化生产的,而中央空调则是按需定制的。中央空调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其相对分散且难以集中的特性。”奇威特销售公司总监余建伟表示,“这种个性化的特征,在太阳能中央空调时代,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与常规中央空调的安装只需要考虑建筑本身不同,太阳能空调在安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在地的纬度、海拔以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要充分发挥太阳能空调的作用,就必须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不同的方案。“以德州和北京为例,两地的纬度和海拔相差无几。但是,北京的污染较为严重,温度高但阳光下不来。这时候,就要针对北京设计与德州不同的解决方案。”余建伟说。

    但目前,太阳能空调企业还没有充分适应这种变化,技术型的售后服务人才依然短缺。“要想发展太阳能空调产业,企业必须注意服务力量。”李文表示,“有时候,这比单纯的技术进步更重要,也更能发挥出决定性的影响。”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