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日喀则地区综夏村农民普琼来到厨房。她首先观察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沼气气压表,随后拧开输气阀门,点燃燃气炉,开始为全家人熬制酥油茶。这是普琼一天厨房生活的开始。看着蓝色沼气火苗,普琼很感慨:“以前家里烧牛粪,生火的时候烟气熏得眼睛都睁不开,而且制作牛粪饼要费很多劳力。现在用上了沼气,方便清洁,厨房里总是干干净净。”
作为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工程之一的农村沼气工程,自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就一直把加强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内容、农牧民安居乐业工程的重要配套措
施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全区约有15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西藏自治区水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但以前由于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农牧民只能依赖牛羊粪、薪柴等作为生活燃料和取暖燃料,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006年,国家安排资金1900多万元,在拉萨、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等地启动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试验,自治区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原地区的沼气模式:在沼气池上搭建一个暖棚,以保证沼气发酵的温度,同时配合改造厨房、厕所和畜圈。
在此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常年气温偏低和农牧区生产生活能源短缺等情况,自治区还成功实践并总结出了多种适合高原气候和不同原料需求的沼气池建设技术。建设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混凝土浇筑式向砖砌拱、半玻璃钢和全玻璃钢等多种模式发展,从过去的单一建池向沼气池加蔬菜温室棚和厕、圈、厨“三改”相配套延伸,不仅提高了沼气池的产气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还促进了农牧业循环经济和畜禽、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有了沼气,只要一拧开开关,一壶水五六分钟就烧开了。很方便,也很容易操作。现在我们烧水、做饭都用它,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去烧柴火、牛粪了。”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南巴村村民格桑卓嘎激动地说。2006年5 月,科技工作人员在她家建了一个集沼气、蔬菜大棚和厕所为一体的沼气生态系统。格桑卓嘎家用上沼气后,不光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经济收入也明显增加。“我们家的沼气不光用在做饭上,沼气产生的渣子可以用来种大棚蔬菜,每年我们靠种大棚蔬菜收入能够增加好几千元。”格桑卓嘎高兴地说。
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农牧民的生活燃料问题,还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自治区农牧厅的工作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口沼气池一年产气量为320至350立方米,一年就相当于给农牧民解决了800元左右的燃料费;沼渣、沼液投放到田地里,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的肥料问题,还可以为农牧民节约农药、化肥开支约600至850元;此外,用沼渣、沼液能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增产,增产幅度在10%到15%之间,加上沼气池建设带动的生猪养殖、禽类养殖,更是为农牧民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二村村民达琼说,没建沼气池前,全家一年生活所需的牛粪、柴火等燃料要装两大车,需要近两千元成本。自从家里建起了一座12立方米的沼气池后,再也不用自己去捡拾柴火、拿着竹筒吹气引火了。
同样尝到沼气甜头的夺底乡农民德琼指着自家的沼气池高兴地说:“沼气池内产生的沼气不但可以解决我们家的燃料需求,还可以用来照明。把使用过的沼渣和废液作为农家肥施在大棚的菜地里,蔬菜长势良好,光卖菜一个月就增加收入1000多元。这沼气池不仅省燃料,还能赚钱,真是太好了。”
农房簇新,灶间洁净,畜棚明亮,空气清新。在日喀则市老阿妈索朗普次家里,记者看到满院的鲜花竞相开放,厨房里干净整洁,农家小院同城里居民家没有两样。老阿妈告诉记者,这都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2009年,索朗普次老人一家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由政府投入3800元,自家投入800元,进行了户用沼气建设,不仅彻底改善了厨房、厕所、畜圈的条件,还在院里建起了蔬菜大棚。如今,她家的燃料问题解决了,还能吃到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农牧区沼气工程建设,不仅使农牧区的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通过改厨、改厕、改院等建设,把农牧区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为“三宝”(燃料、饲料、肥料),有效改善了农牧区环境卫生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村容整洁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