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起,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沼气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沼气建设尤其是沼气工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国家投资力度显著增加。从2000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示范工程”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类型能源生态模式和工程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2003年至2005年,国家每年投资10亿元用于沼气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至2007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5亿元。2008年初,国家投资增加到30亿元。2009年和2010年,国家又分别投入50亿元和52亿元。大中型沼气工程日渐受到重视,2009年国家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投资额度占总投资额的35.1%。
国家投资沼气工程建设额度(单位:亿元人民币)
第二,沼气工程建设规模稳步扩张。截止目前,我国已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26万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99万处、秸秆沼气示范工程47处。在各级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各类沼气工程连续几年迅猛发展,从2000年的1042处猛增至2009年的5.69万处。仅2009年,全国各地新增各种沼气工程1.70万处,年增42.6%,总池容达714.96万立方米,年产沼气9.17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大型沼气工程931处,年增30%;新增中型沼气工程5986处,年增46.5%;新增小型沼气工程10073处,年增42.2%。
第三,沼气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09年底,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标准达10项。这些标准涉及沼气工程规模分类、沼气工程设计技术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沼气发电机组等多个领域。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引导下,企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非常注重企业标准的编制和建设工作。
第四,沼气产业逐步壮大。在国家优惠和激励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沼气产品生产、设备研发和工程建设中,甚至一些大型龙头企业也加入到沼气产业发展行列。中国沼气产业化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一是各类沼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较高设计生产与施工水平的专业企业逐年增加,一大批企业已经具备了组织实施“交钥匙”工程的能力;二是与沼气工程配套的设备和装备生产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相关制造服务企业已有3000余家。
第五,沼气工程节能减排贡献显著。沼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2009年中国沼气开发利用量达到了133亿立方米,可实现替代化石能源21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00万吨。另一方面,争取国际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支持,使沼气工程开发利用获得更长远的效益。山东民和2万立方米沼气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能源发展机制执行董事会注册的第一个特大型沼气工程。每年收益可达630万元,
第六,沼气建设组织管理不断优化。2007年以来,中国沼气建设进入建管并重发展阶段。为了加强沼气建设规范管理,农业部和发改委先后共同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强化前期工作,明确管理责任,加快建设进度,严格资金管理,加强质量监督”等具体要求。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和法人责任制;坚持就业准入制度,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坚持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建设;坚持招投标制度;坚持项目公开公示制度等。以上所有举措极大地促进沼气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沼气工程建设发展形势良好。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沼气建设被列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为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各地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等做出显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