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期间,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快速实现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国产化以推进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具备现实可行性。当时,他提出了加快建设国产化装备开发基地、建立多层次的开发专项基金和支持国产装备的示范应用等推进光伏生产装备国产化的三项具体措施。
而今,已过去一年时间,我国光伏装备国产化情况如何?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做?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大多认为,我国在光伏装备国产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未来仍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工作去做。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介绍,我国去年对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将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一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并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我国光伏生产装备将逐步实现国产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目前已实现国产化的生产设备包括单晶炉、铸锭炉、封装线等,而氢化炉、多线切割机、自动焊接机等设备仍需进口,但未来都有望逐渐实现国产化。
今年初,我国首台代表着国际尖端技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装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装备(PECVD)在上海理想能源设备公司正式下线。消息传来,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王斯成表示,这台设备虽已研制成功,但尚未投入使用,其效果如何,是否具备替代同类进口装备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一观点也得到孟宪淦的支持,他表示,事实上我们已经掌握大部分多晶硅生产技术及其装备,但是由于国内光伏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而国外客户又比较信赖由国外技术成熟生产装备所生产光伏产品的质量,这便导致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在即便已有国产化生产装备的情况下,也不得不以高价购买国外装备以满足国外客户的要求。
对于我国光伏行业最为核心的几项技术装备,孟宪淦认为短期内很难有大的进展和作为,其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其一,国外企业不会轻易把他们光伏生产的核心技术及装备卖给我们;其二,科技进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需要高科技人才长期不懈的坚持,又需要大量的科技经费支持,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鉴于上述问题,孟宪淦提出了实现光伏装备国产化的建议。首先,政府要明确光伏生产装备行业的科技主攻方向,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专项支持资金,通过联合攻关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技术装备难题;其次,对于已国产化的光伏生产装备,我们国内光伏生产企业要自己首先使用,经过多次使用后,其质量将不断改进提高,直至其质量可靠时,所生产的光伏产品便能赢得国外客户的信任,甚至可将国产生产装备销往国外光伏制造市场。谈及此,孟宪淦特别指出,这就需要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使已国产化光伏生产装备有更多被使用以提高自身质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