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提出,大力推动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新能源、新农网、新农村,这些炙手可热的关键词,正在将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到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上来。
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新型农村电网。可以预见,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将伴随着新一轮建设热潮逐步形成。电力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将有更大的作为。 国家能源局出台的指导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指出:“农网改造升级应适度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重点开展新能源分散接入等试点建设。”这是与以往多期农网建设与改造不同的地方。
新型农网VS新兴能源,将会演绎怎样的全新格局?
新元素注入新型农网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兴能源的步伐,考虑到新兴能源的发展趋势和低碳技术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过程中,电网企业应综合考虑农村新兴能源的接入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和试点工程,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据了解,电网企业已经迅速将接纳新兴能源的举措落实到具体实践中。3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农网智能化项目启动会召开。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新建智能电网项目中安排了“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农网)”等试点工程,参加“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农网)”试点工程的单位分别是华北电网公司和蒙东电力公司。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后台建设就是要发展智能电网。”根据规划,智能电网包含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
据浙江海盐县智能电网实施计划显示,日前投运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为 1.5千瓦,该系统由阳光电源研发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风机电子负载控制器、风力并网逆变器和预付费双向智能电表共同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再供给家庭使用,工程完工后,一年可发电约1800千瓦时。统计报表显示,目前浙江海盐全县有13万居民用户,如果有30% 的居民安装此套装置,最高可为海盐电网调峰4万千瓦,同时其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效果也将是非常巨大的。
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发展新兴能源是一次重大的契机。“近年来,在能源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新兴能源的建设发展方兴未艾。在幅员广阔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出现很多独立风力发电机、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生物质能(秸秆)发电、地热发电、小型沼气发电和小型水电等可再生分布式能源。这些新兴能源分散点接入农村配电网,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农网改造能有效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性,对于促进新兴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国网能源研究院战略所的魏哲分析道。
“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特别是农牧地区和偏远山区,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强大的集中式供配电网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很长的时间周期,而且,大电网对偏远地区供电输电损耗大、费用高。因此,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看,将大电网延伸到偏远山区农村常常是不合适的。而分布式发电方式的灵活等特点正好填补了大电网难以普及的市场空白,发展前景极为可观。”国家电网农电与配电研究院研究员吴明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观察,随着一些大的停电事故的发生,如2008年的雪灾导致南方许多地区供电受到影响等,小容量、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接入35千伏以下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总装机容量为4593万千瓦,年发电量1422亿千瓦时。
大电网系统与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相结合还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被世界许多能源和电力专家一致认为是21世纪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在农村地区,包括小水电、光伏发电、沼气发电和秸秆发电等分散电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常规电力的有益补充,而且在许多偏远地区是唯一可采用的供电方式。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孙吉昌曾撰文指出,“农电企业需要智能化电网实现与客户的友好互动。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推进,各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就地分散接网,以及家用电器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国家将出台更灵活、更市场化的电价政策,发电企业和客户希望了解更多的电力供应和市场信息,电网企业也需要实时掌握各类负荷变化趋势和用电营销信息。这些新情况要求电网具备较强的双向互动、相互协调的能力。”推动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发展,电网企业应该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的项目合作,结合地区电网以及新兴能源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技术要求、验收细则等方面,积极开展农村电网接纳新兴能源的技术研究。
爱你容易联姻不易
新兴能源真正进入新型农网还存在不少难题。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仍然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太阳能发电、风能受天气影响大,并网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生产成本比较高。生物质能的最大障碍则是资源缺乏,大规模发展不太现实。
电网建设成为推进新兴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一次论坛上表示,由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相对集中的资源分布条件、相对薄弱的电网发展基础以及新兴能源迅猛发展势头,对电网的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调整农网规划原则,优化配网建设方案成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接纳新兴能源的关节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孙吉昌表示,“智能配电网在供电可靠 性、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也赋予配电网规划新的内容,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农网的影响,研究和完善农网规划原则,优化供电模式”。
“农网改造规划还将与智能电网规划相对接,原因是,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能源种类,在进行农网改造升级时应充分考虑,例如,西南地区的小水电较多,不少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能源也比较丰富,农网改造规划中有望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新能源考虑在内。此外,农网改造还将与电源规划相协调,以便科学规划农网改造,降低改造成本。”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白建华这样认为。
“新型可再生能源将多点分散接入农村配电网,给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与保护方式等带来新的问题,对电能计量和计费、电价政策等提出新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孙吉昌曾撰文指出。 一些基层企业也积极探索应对之道。
余杭电网早在2009年就首次“迎接”浙江首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项目。近年来,余杭供电局积极探索新兴能源并网发电的具体工作,采取科技保障、服务先行的方式,确保了新兴能源并网发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在国内还没有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发电站的量测平台的情况下,他们与重庆大学进行校企合作攻关,进一步深入研究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和问题,开发了一套针对并网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监测和评估的硬件和软件分析平台,经过教育部、科技部科技鉴定表明:该成果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众多新兴能源发电项目的快速建设,尤其是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后,必然会对电网调度、无功、电压、电能质量、潮流、短路水平等方面产生影响。安徽合肥供电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项目合作,从分布 式和规模型电源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为新兴能源项目接入电网管理出谋划策。
“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微型电网的接入、电网智能运行调度、FACTS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引入,广域同步测量系统(WAMS)的应用,对继电保护技术在基础原理、功能配置、试验验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研究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在农网中的应用是实现农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有关人士说。
针对农村供电特点、未来农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新形势和各类客户的用电新需求,电网企业应以加快建设坚强电网为基础,以提高智能化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功能,着力增强电网与客户、与各类新兴能源的互动功能,努力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实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智能化农网。
农村天地风光无限
3月11日,下川风电场接入广东江门下川变电站10千伏系统工程顺利并网投产。
3月4日,浙江海盐供电局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过半年多的调试顺利投运。
2月24日,全国第一个风光互补大型绿色能源基地在江苏大丰沿海滩涂建成发电。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农村节能、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在积极通过电网延伸向农村供电的同时,鼓励发展农村多种能源发电,逐步形成了以大电网供电为主,农村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发电为补充的农村用电格局。
“相对来看,农村炊事和取暖用电条件还很落后,全国近50%的农户还主要依靠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要加快清洁现代化的能源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尽快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替代落后的传统用能方式。力争到 2020年,使80%以上农户的主要生活能源由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提供,太阳能利用的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生活能源的优质化、清洁化和现代化”。
据悉,国家能源局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创建工作。
新兴能源在农村具有巨大潜力。来自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电咨询与培训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约2.53亿千瓦。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青海、东北及沿海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大于4米/秒的地域都可以开发利用。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147×101800万千瓦时,约等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我国每年可作为能源使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1.5亿吨标准煤,林业剩余物资源量折合约2亿吨标准煤。假如30%用于发电,每年可以发 电2625亿千瓦时。我国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1.41亿千瓦,年发电量为4900亿千瓦时。农村水电资源点多面广,遍及除上海市外的数十个省(区、市)1600多个山区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70%以上集中在西部大开发地区。
近日,《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已上报国务院。根据规划,未来 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日前表示,考虑到调整能源结构的需求,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势在必行,预计到2020年,我国各类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总装机有望达到1.3亿千瓦。
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规划、电网运行、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及对电网企业经营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3月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我国分布式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研究》课题通过验收评审。课题系统分析了在我国分布式能源的界定标准、战略规划、立项管理、并网标准、价格机制和并网方式等政策研究方面 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填补了我国分布式能源政策法规研究方面的空白。
国家电网公司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初稿,该规定已上报国家能源局。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点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振铭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分布式能源达500万千瓦。国家电网此次制定相关技术规定,将有利于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提高社会能源使用效率。
南方电网公司也表示将支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加快解决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问题。“十二五”期末,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将达到48.4%,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这里面将包含新型农网接纳的新兴能源的比重。
凭借清洁、高效的特点,新兴能源已被公认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新兴能源发展还面临着结构比重低、入网难等问题,但随着人们关注度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兴能源和新型农网的发展将在探索中前进,找到完美融合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