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飞速发展得益于欧洲光伏市场的拉动,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2007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4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目前已有数十家光伏公司分别在海内外上市,据估算,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中国光伏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已经掌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生产等关键工艺技术,设备及主要原材料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光伏制造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光伏发电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力度逐步增强,光伏产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滑趋势。据统计,1978年,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价格为78美元/瓦,发展到2010年,已下降到2美元/瓦以下。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持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中国企业在推动光伏制造产业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原辅材料和光伏设备的国有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不仅代表了低成本和高质量,还代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现阶段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产能迅速扩充,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明显。以晶体硅电池制造企业为例,包括尚德、晶澳、英利、天合在内的多家企业不仅制定了宏伟的电池生产扩产计划,还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业务延伸至多晶硅材料、硅片、组件及系统安装等。产业链尚未达到平衡,各环节利益分配呈现失衡状态。由于受到技术、政策、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以多晶硅环节为例,2010年中国用于光伏行业的多晶硅仍存在约50%的缺口,导致多晶硅市场价格较高。据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多晶硅进口数量分别达到22727吨和47549吨。国际、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国外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和大型财团都以不同方式进入光伏产业,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未知因素。为了打破光伏市场技术差异性相对较小的特点,行业领军企业都极为重视技术的积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多家设备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也在致力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大了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投资。可以预见到,若干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会改变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和竞争格局。目前出现的7大主要行业趋势包括:薄膜技术的突破将使得未来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安装与配套器件市场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机会;光伏设备行业正在向中国转移,存在大量扩张机会;部分供应不足的辅材和设备在未来将成为投资热点;产品可融资性等更多综合性因素将成为未来光伏市场重要的竞争要素;若干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加入将改变未来光伏市场的竞争格局;新的颠覆性的技术可能会改变产业发展进程和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