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在开始前,跟赵总打招呼的时候,他跟我讲他在过去一周里跑了世界很多地方。吉利汽车在过去一年里做了很多工作,赵总在吉利有非常多的工作经验,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观点。
赵福全: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是继承传统,应对未来。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多元化。我们已经开发了全新的产品线。我们并购了DSI,已经拥有了全系列的智能电动产品。现在吉利和DSI共同开发的产品已经完成样品阶段,正在达产,预计在2013年投放市场。我们已经为未来二十年做好的足够的技术储备。大家比较关注的是新能源方面。吉利在新能源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务实的,在去年北京车展(微博)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揭幕仪式。
推出了两款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其中有一个时髦的电动车车型,已经作为概念车在北京车展上亮相。我们首先是强调新能源是快速实用的产业化,不依靠政府的支持。消费者很容易接触,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负担。我们内部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进行了调整,决定低成本电动车暂时告一段落,高性能电动车和插电式在明年年底要投产。吉利熊猫开发了纯电动版本。我们解决了短途、纯电动,解决发动机续航里程的问题。
发动机可以自己进行强制性充电。虽然强制性充电会降低发动机的效率,但由于发动机可以在最佳工况下运转,它的效率也比传统发动机好一些。我们已经拥有了三个纯电动车牌照,是可以销售的。我们预计明年年底、后年年初,争取能够提供有足够电动力而且是很务实的电动汽车品牌。未来就是吉利IG这款车,是全新的平台,保证使用传统发动机,但整个平台的设计是基于纯电动车情况下,如何考虑电池的碰撞,包括人机工程。
大家都在说电动车在传统的基础上不好,但让你重新画一张图的时候,你应该如何规划新能源呢?我觉得很多人回答不出来。我认为电动车就存在作秀容易、产业化难、消费者买单更难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总把让消费者买单作为一个目标,那我们将永远在低层次徘徊。
刘扬:我们很期待您提到的EC718的电动版上市。我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提到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时候走了一些弯路。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企业在推出自己的电动车,比如深圳的企业。实际上我了解的情况可能不是很切实,是市场上有很多企业出高价买这样的车,比如16万的电动车,他们要花160万买这样的车回去研究。
赵福全:是不是消费得起,还是要市场说话,要靠国家的产业政策。作为企业来说,一定要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续航里程。大家都说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太高、可靠性不行、空间不够,这只是大家看到的一部分问题。如果电动车真正产业化,它的空调怎么解决?制动怎么解决?转向怎么解决?太多开发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大家都没有注意。比如混合动力汽车,很大程度上需要能量回收来解决动力问题。我们要解决如何在所有能量回收的情况下保证消费者需要的制动性问题。如果没有能量回收,怎么展现它应有的功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最后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至于成本,也不是我们整机厂能够控制的,还要看中国电池企业能否满足整机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