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功能——低电压穿越能力正成为业界耳熟能详的新名词。
引发这一轮关注热潮的是近期电监会通报的三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事故根源皆出于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根据国家电监会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机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计划,督促设备制造厂商配合实施。
一场针对风机低电压穿越改造的行动,即将在整个风电行业开展。中国电科院新能源所副所长刘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造将涉及全国绝大部分风机。
对于改造的成本,目前业界意见不一,来自设备企业金风科技的意见称,此项改造每台风机只需10万元,而多位业界专家对记者表示,改造成本远超过这一数字。
“根据我们的测算,一台风机要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的最低价是50万元。”大唐新能源公司发展规划部副主任张新斌对记者说,如果按照这一数字测算,全国超过2万台风机所需的改造费用恐在百亿元以上。
风机大面积改造不可避免
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是从今年开始密集发生的。
2月24日,甘肃酒泉发生598台风 电机组达脱网事故,损失出力840.43兆瓦;4月17日,甘肃瓜州发生702台风电机组脱网事故,损失出力1006.223兆瓦,同日,河北张家口发生644台风电机组脱网事故,损失风电出力854兆瓦。
据记者了解,近日甘肃酒泉又发生一起规模更大的1278台风机脱网事故,不仅创造了多项风电集中脱网纪录,而且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冲击。
根据电监会的事故通报结果,在上述事故中,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根源所在。据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中心主任汪宁渤介绍,“目前我国风电场风电机组普遍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张新斌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颁布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就明确要求,风电场电压跌落到额定电压的20%持续时间不超过625毫秒、在2秒时间以内电压恢复到90%额定电压的范围内,风电场不允许脱网,超过此范围风电场允许脱网。
但是这一企业标准对风机制造企业并不具备约束力,绝大多数风机在出厂后都不具备该项功能。一些风电运营商也没有意识到该项功能的重要性,没有在供货合同中进行明确。
来自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通过该院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和功率特性测试的仅有6家公司的6种机型,其中还有两家是外企。而事实上,我国风电企业多达80余家,涉及机型达数十种。
风电脱网事故的频发,坚定了国家推行风机低电压穿越改造的决心。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技术研究所所长秦明告诉记者,电监会下发通知要求整改是一个方向,接下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可能会按照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督促并网运行风电场进行改造。“大面积风机可能面临改造,风电设备商应该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制定针对并网风机改造的技术方案。”
改造费用各方说法不一
在业界人士看来,风机的低电压穿越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能,如果进行改造,技术上不成问题,但改造费用却是一件难事。
来自金风科技的测算,对已投产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只需要对控制器进行软、硬件上的升级,而风机本身的升级改造费用大约为每台1万元。
“风机不同,技术路线改造成本也会不一样,1万元可能是最低的了,而如果再算上更换控制器的成本以及实施改造的工程费用,每台风机改造成本应在10万元以上。”金风科技公共事务部总监姚雨告诉记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数据并非业界的共识,改造成本可能远超10万元。
风电装机超过400万千瓦的大唐新能源公司有自己的测算结果,张新斌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测算,一台风机要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最低价是50万元。
秦明则表示:“国内的风机制造企业几十家,每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双馈,有直驱,相同技术路线下又有不同的机型,改造成本肯定不一样。根据我们的测算,一台风机的改造成本约在10万~50万不等。我们联合动力的风机,改造成本大约取这个中间值。”而刘纯直言,有的风机改造成本可能在百万元以上,有的可能只需要几万元。
为何各界的测算,差距如此之大呢?秦明向记者分析道:“因为有的改造可能要牵涉到更换零部件,比如整个控制器可能都要更换,那样成本就非常高,有的则只需要升级软件就行,成本就很低。运营商方面的测算结果,可能还包括了改造期间损失的电量,所以差距比较大。”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200万千瓦,已安装风电机组数量超过两万台,绝大部分在2008年至2010年间投产,多数已安装风机并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需要改造。
如果按照大唐新能源最低50万元每台的改造费用计算,国内风电企业和设备商为风机改造所支付的费用将超过百亿。
设备企业不愿承担全部费用
一个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风电场,按每台风机为3兆瓦计算,风机数量为100台,如果一台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改造费用达到50万元,则这样一个风电场的改造费用将达到5000万元。
对于装机容量动则数百万千瓦的风电企业而言,这样的改造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如此庞大的改造成本,到底是该由风电运营商承担,还是由设备厂商承担呢?这对于双方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重要的话题。
在张新斌看来,如果风电运营商与设备厂商在签订供货合同时,就已经明确风机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设备厂商提供的风机却不具备该项能力,那这部分风电场的改造费用,无疑应设备厂商来承担。如果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没有明确这一点,则应由双方协商,制定解决办法,共同承担。
对此,刘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但作为风电设备企业旗下的研究机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技术研究所所长秦明却有不同的看法。
“合同明确的风场,这笔改造费用由设备企业承担,是合理的。但对于前几年投运的、合同里又没有明确要求的,由设备企业来承担却有点不合适。举一个例子,一个人买了台黑白电视机,过了几年,彩色电视机出来了,这个人说不行,为什么你这个电视机不具备彩色显像的功能,要给我换彩色显像管,你说合理吗?”秦明认为,风电低电压穿越功能是一个新技术,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和用户都没有提出类似要求,现在技术进步了,这项技术要成为普遍的功能,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对设备企业提改造的要求,设备企业确实应该改,但如果费用还要由设备企业来承担,就不太合适了。
“不管怎么样,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事关风电安全、健康发展,但又涉及多方利益,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出台一个合理的办法来协调解决。”张新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