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没有灯的山路是很难走的,太阳能路灯里的蓄电池可储存供5天的电,赶上阴雨天也不怕。”北京郊区平谷县挂甲村一村民说。
到挂甲村来的游客以每年两万人的速度增长,游人们除了看山赏花,还能看到一些新风景:道路两旁太阳能光伏板路灯、村户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矗立在山林里旋转的风车……在这个小山村,有四种新能源得到了应用。
决定发展新能源,是因为村里的电不够用。2001年,全国劳模、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提出,把能源工程架上山,建起沼气池,用起新能源。
平时不觉着什么,如果一下子来了十几位游客,这对过去那种灶台生火做饭的厨房无疑是个大负担。平谷区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工程师王保才说,现在村里采用的新式炉具中,有引进的设备,也有自己研制的。不久,村里还会用上废弃果树枝制成的生物质能块或罐装轻烃气,这样就不用再点柴禾了。夏天,自家沼气池里生成的沼气也可以生火做饭了。
如今,挂甲村基本家家都装上了真空管或板管太阳能热水器,客人们要冲澡,随时都有热水供应。笔者在示范户看到,厨房和厕所的墙壁地面都用白瓷砖装修过,厨房里用的灶具、厕所的设施用具等基本与城镇里差不多。
沿着盘山路一点点爬到挂甲山的中央,嫩绿的山林中有一栋栋的别墅、山坡上的牧场,以及高架的天线和转动的风车尽收眼底……王保才说:“为了防止山区泥石流,这些小别墅是建给村民居住的,其能源利用不采用烧煤方式,而是用太阳能采热、制冷和供热水;通过风车可自主发电等等。”
王保才颇有感触地说:“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可以像挂甲村一样发展,这需要借‘机’,即机遇发展,就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如该村的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杀虫灯和太阳能路灯的60%是国家项目基金支持。而有的项目需要自筹,如沼气80%是自筹、生物质气化自筹占70%左右。”
弃旧换新,一开始农户们思想上还是有顾虑的。据说村里第一个带头使用新能源的是张朝起家。随着不断地传输新的理念,努力做说服工作,渐渐地农户们看到了变化,点燃了希望。这样对于先期的投入也就没有了怨言,替而代之的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黄鸣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指出,在农村,示范户、示范村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示范得好,全村效仿,益处共享。利用新能源改变农村的面貌,我们更应重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