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已成为当代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总结的世界各国城市化历程及其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使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短缺等城市问题,使城市化进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挑战就在面前。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他们把生态城市解释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是人类居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
而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与“文明”二字。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也就是说,城市的生态文明不是单纯指的自然生态,而是更全面的概念,至少包括六个方面,即绿色的经济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自强的文化生态、友好的自然生态、宜居的城镇生态和协调的政治生态。除此之外,还应包含开放的文明生态,即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其他城市、其他区域,甚至包括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看到,“美丽中国”构想提出后,在2013年一项由政府机构、媒体和学术机构发起的“生态文明•美丽城市”中国城市访谈录活动中,被采访的数位市长也一致指出“殷实富裕但环境恶化不是生态文明,绿水青山但生活贫困也不是生态文明。”可见,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正在加深。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已刻不容缓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最早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是贵州省贵阳市。早在2002年贵阳就提出要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便是贵阳。至今,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
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理念之所以扩散的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屡次重点强调,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对中国而言已经刻不容缓。首先,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弱,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原始资源几近开采殆尽。据专家分析,我国一些稀贵金属将在20年内开采完毕,200年后,可能将再无资源可用;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我国石油、铜、铁矿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接近70%,铜矿对外依存度月65%,未来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减少资源的消耗与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十一世纪中期以后,人类逐步认识到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发展模式不符合长远的发展要求,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节约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
第四,是国家实现富兴,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视在对全国幸福城市调查时发现,影响幸福的指数,居民收入排在第一位,健康状况紧随其后,而当今很多慢性病正在威胁人们的健康。自然环境是支持民族健康的关键条件。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在此要求下,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国内一些城市提出很多新概念,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幸福城市、创意城市、绿色城市等。我们认为,无论城市是智慧的、生态的、宜居的还是幸福的,它们就像城市的各种颜色,生态城市是一种颜色,智慧城市是一种颜色,幸福城市又是一种颜色……。城市就像是几种颜色汇集而成,它是五彩斑斓的。
而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本身也是不断演变的,从最初的军事、经济、文化,到如今的生态均是如此。生态作为一座城市不可移动的竞争力,成为其他竞争力要素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基于这一点。拥有良好的生态竞争力,也将为经济、文化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创造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路径
从环境和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来看,学术界存在一个理论——环境库兹涅假说,即倒U型发展模式,即先享受,后污染,再治理。现在全球有很多城市都走过这样的道路,如欧洲、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伦敦便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呈倒U型发展模式。很多后起之秀,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从最初的城市规划就很注意生态环境问题,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比如我国湖滨城市湖州,市长马以在参与“生态文明·美丽城市”访谈活动时称:“湖州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早,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认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州最宝贵的资源。”常抓不懈也是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国领先的重要原因。另外,香港、台湾等城市在这方面也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城市从一开始便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果城市发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或改良过程: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环境的变化与产业的发展阶段是存在重要联系。随着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会代替原始的产业,从而改善环境问题。今天的科技发展已经有条件让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做的是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方向;
第二是加强环保配套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机制改革和相关管理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的红线,完善生态保护的机制。政府作为管理者,应该制定相应法律措施,使污染得到最大化的控制,同时加强监督和惩罚力度,增强企业的治污动力;
第三,改变消费观念,建立绿色消费观。2014年2月下旬,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生态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秉承“谁排放谁治理”的原则,生活垃圾也是按排放量收费的,由此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观的建立;
第四,不断总结与推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验,加强城市交流。通过诸如“生态文明·美丽城市”这类的优秀生态城市走访活动,以及国内不断增加的经验交流与生态城市试点,我们看到,中国城市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湖滨城市与重工业城市不同,文化古城与资源枯竭型城市亦不相同,但所提炼的这些经验对于同类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完善行政管理体制。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生态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使这些指标更为细化可考量,则需要进一步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