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可再生能源的风力资源,以其蕴藏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优势在各国发展迅速。在6月30日结束的第三届亚洲风能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应该加大开发第三类风区风力发电市场。
第三类风区即风能可利用区,有效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50瓦至150瓦,风速大于或等于每秒3米,年可利用小时数为2000小时至4000小时。据介绍,全国风能可开发利用量为2.53亿千瓦,其中50%是第三类风区。然而,目前地方政府、投资商及风机制造厂家往往存在片面追求制造和安装兆瓦级以上大单机容量风机的倾向,而忽视了风机对不同风能区的适应性,尤其是只注重适合一、二类风能丰富地区对风力发电机的需要,而忽视了第三类风区对风机的特殊需要。“这样既不利于充分开发利用风力资源、也造成风机制造厂家的同质化竞争,可能会阻碍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的杨文宏说。
杨文宏透露,按上述计算,第三类风区风能可开发量为1.265亿千瓦。按单台机组容量1000千瓦计算,可安装1亿台以上机组。按国家发改委最新修订的风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如果其中30%装机在第三类风区,则第三类风区需要装机900万千瓦,以单台机组容量1000千瓦计算,需要9000台机组,平均年需求量为600台机组。以单台机组售价600万元计算,总产值为36亿元,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风电机组主要来自西班牙、美国、丹麦等国家。其中西班牙、丹麦的机型比较适合第三类风区,发电量比国内同类机组高出10%以上,但造价偏高。近期,国内多家企业,如上海电气、大连重工等纷纷投身风机制造业,但其产品方向主要是生产兆瓦级以上的大机组,并没有针对不同风资源需要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
国家有关部门在风电产业规划中应考虑到第三类风区等不同风资源条件下对风机的差异化需求,增加风机品种,提高发电效率。面对丰富的市场机遇,专家建议,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采取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对风机市场进行细分,研制适合第三类风区、高寒地区、高温地区、沿海地区等不同条件地区需要的风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生产出低成本、高性能、适合市场需求的风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