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京津冀地区又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这再次警醒人们,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
燃煤被普遍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祸首。因此,每当雾霾侵袭,“燃煤大户”火电企业就一次次受到关注甚至被口诛笔伐。在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之后,记者日前来到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实地了解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和升级改造的执行力度。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以超低排放为代表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成为燃煤发电行业的 “新常态”。据记者了解,浙能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立足现实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明确提出要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等四个方面推进能源革命。“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电力生产以煤机为主的格局还将长期存在。因此,鉴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现实,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从国家能源安全还是经济可行性的角度看,至少在未来20年内,中国都不可能改变煤炭是最大一次能源的事实。
为此,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指出:“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现实的选择就是煤炭清洁利用。”
据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浙能集团国内首创的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项目通过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权威机构的检测认定。检测结果表明,在机组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该装置的应用使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大降低,远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限值。
顺应能源革命大势 率先“破题”
上述负责人说,此次国内首创的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项目,是指浙能集团所属嘉兴发电厂三期8号、7号两台百万千瓦机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均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限值,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浙能嘉兴发电厂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是全国发电行业最早实施的超低排放示范改造项目,于2013年8月13日开工建设,首批改造工程先后在嘉电8号和7号两台机组实施,总投资达3.95亿元。今年5月22日,国内首套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装置随嘉电8号机组并网发电而率先投运,改造示范项目的第二台机组7号机也于6月8日并网投运。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在建的六横电厂(2×100万千瓦)、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万千瓦)等新建燃煤机组从设计阶段就按超低排放要求同步实施。目前,浙能集团燃煤机组超低排放 “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
浙能集团的这一重大成果意味着燃煤发电机组清洁化生产实现质的飞跃,对于开创能源生产革命新局面不仅具有重大“破题”价值,而且对于确保能源消费安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实现能源技术新突破、推动能源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走在前列 经济性和推广性强
据介绍,浙能集团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具有极高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经测算,浙能集团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增加的发电成本约为0.015元/千瓦时,即煤电每度成本为0.473元,远低于天然气发电的0.904元、风电的0.8元、太阳能发电的1元。因此相比较而言,通过超低排放实现火力发电的清洁化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在对浙能集团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进行调研之后指出,改造和运行的成本大大低于天然气的建设发电成本,对实现中国新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中国能源经济发展打下了踏踏实实的基础。
此外,上述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浙能集团超低排放技术同时在两台改造与两台新建百万千万机组(嘉电三期8号、7号机组和六横电厂1号、2号机组)上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如果向同行业众多燃煤电厂,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推广该技术,可进一步大幅降低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尤其是PM2.5的减排效果良好,将对雾霾治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加快电力产业升级。
据测算,仅浙江省内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013年底就达3512万千瓦,如果全部实施改造,需投入约100亿元。而全国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7.86亿千瓦,全部改造可衍生出2000亿元以上的新兴环保产业规模。
据了解,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经济技术可行、运行成本可控、有利于民生和环保的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投资,将促进发电行业的转型发展。